[发明专利]一种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6813.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秋霞;刘力;刘成钢;陈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18 | 分类号: | B21D51/18;B21D22/20;B21D35/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321301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拉伸 成型 保温 饭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温饭盒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外壳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内胆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外壳内胆异形焊接工艺、夹层真空工艺、饭盒表面处理工艺,外壳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三次拉伸、真空固溶去应力、整形、预切边、激光平口等工步;内胆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三次拉伸、真空固溶去应力二、整形二、预切边二、激光平口二、异形旋转整口等工步,本发明通过多次异形拉伸成型来满足产品的工艺可量产加工性能,防止出现侧壁破裂,同时通过真空固溶去应力处理,改善材料多次成型后内部分子晶格粗大,无序分步,消除应力,提高产品的外形轮廓圆滑度和保温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饭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出于节俭、卫生等多方面考虑,许多人都会选择携带饭盒自行带饭。其中保温饭盒的材质比较多样化,外观材料分为不锈钢保温材质、PP材质,内胆材质分为不锈钢材质、陶瓷材质、玻璃材质,就实用性而言,不锈钢材质的保温饭盒耐摔,使用寿命长,且安全性较高,所以成为保温饭盒的首选。
不锈钢保温饭盒一般采用拉伸成型的工艺制得,但为了丰富保温饭盒的样式,目前保温饭盒大多为圆异形结构,采用传统的拉伸工艺成型的异形保温饭盒容易出现瑕疵。在拉伸过程中,一次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的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保温饭盒的各部分受力存在差异,各边厚度不同,进而导致角部附近的侧壁破裂,造成异形保温饭盒加工质量低,瑕疵品较多。同时经过异形拉伸处理后,保温饭盒的角部和直角部受力不均匀,在后期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增加板材厚度、更换模具等手段,但是采用增加板材厚度的方法会增加保温饭盒的重量,不符合轻量化的要求,若经常更换模具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改变压边力会造成板材起皱,进而造成拉伸过程中板材破裂,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用于解决拉伸时饭盒侧壁破裂的问题,同时消除拉伸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提高其加工性能,改善保温饭盒的晶间腐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多次异形拉伸成型来满足产品的工艺可量产加工性能,防止出现侧壁破裂,同时通过真空固溶去应力处理,改善材料多次成型后内部分子晶格粗大,无序分步,消除应力,提高产品的外形轮廓圆滑度和保温效力。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异形拉伸成型的保温饭盒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外壳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内胆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外壳内胆异形焊接工艺、夹层真空工艺、饭盒表面处理工艺,所述外壳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落料一、第一次拉伸、第二次拉伸、第三次拉伸、真空固溶去应力一、整形一、预切边一、激光平口一、口部异形旋转成型一、底部成型;所述内胆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落料二、第一道拉伸、第二道拉伸、第三道拉伸、真空固溶去应力二、整形二、预切边二、激光平口二、口部异形旋转成型二、表面处理、外表面镀铜、异形旋转整口;
所述外壳异形恒温拉伸成型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落料一:选取不锈钢母板,用落料机将不锈钢母板制成圆形的不锈钢板;
第一次拉伸:将拉伸机加热圈加热至90-100℃,不锈钢板表面刷油后于主缸压力为15-20Mpa、下缸压力为10-12Mpa的压力条件下对不锈钢板进行第一次拉伸,得到呈椭圆柱的异形第一毛坯外壳,所述异形第一毛坯外壳包括含有第一壳口的第一壳身、以及与第一壳身之间由过渡曲面光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壳底;
第二次拉伸:将拉伸机加热圈加热至70-90℃,异形第一毛坯外壳表面刷油后于主缸压力为10-13Mpa、下缸压力为5-8MPa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拉伸,得到呈椭圆柱的异形第二毛坯外壳,所述异形第二毛坯外壳包括含有第二壳口的第二壳身、以及与第二壳身之间由过渡曲面光滑过渡连接的第二壳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