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载电离层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6507.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国;付利平;彭如意;贾楠;王天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G01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武玥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离层 光度计 | ||
1.一种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包括:方形箱体(1)和多个探测通道;方形箱体(1)上并列设置多个探测通道;
所述探测通道包括:第一遮光筒(2)、反射镜组件(3)、探测器组件(4)、电子学电路板(5)和第二遮光筒(16);
第一遮光筒(2)设置在方形箱体(1)上,且垂直于方形箱体(1);反射镜组件(3)、探测器组件(4)、电子学电路板(5)均安装在方形箱体(1)内部,反射镜组件(3)位于第一遮光筒(2)的正下方,反射镜组件(3)后设置探测器组件(4),并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遮光筒(16)将反射镜组件(3)与探测器组件(4)连接在一起;电子学电路板(5)设置探测器组件(4)的一侧;
所述探测器组件(4)包括:底座(17)、光电倍增管(18)、管座(19)、聚四氟乙烯片(20)、左压片(21)、分压电路板(22)、左盖板(23)、凸台(24)、右盖片(25)、光阑(26)、氟化钡窗口(27)、压圈(28)、前放电路板(29)、上屏蔽盒(30)、下屏蔽盒(31)和绝缘片(32);
绝缘片(32)上开有矩形孔,前放电路板(29)设置在绝缘片(32)上,二者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前放电路板(29)上安装上屏蔽盒(30),前放电路板(29)的背板上安装下屏蔽盒(31),上屏蔽盒(30)和下屏蔽盒(31)相对放置,且下屏蔽盒(31)安装在绝缘片(32)上开设的矩形孔处,光电倍增管(18)安装在上屏蔽盒(30)上,底座(17)盖在光电倍增管(18)上,并固定在前放电路板(29)上;光电倍增管(18)上设置的镜头与底座(17)上开设的氟化钡窗口(27)相对,氟化钡窗口(27)上增设光阑板(26),光阑板(26)上安装滤光片,并通过压圈(28)压住,通过螺钉将光阑板(26)固定在底座(17)上;光电倍增管(18)的一端由外至内依次安装左盖板(23)、分压电路板(22)、左压片(21)、管座(19)、聚四氟乙烯片(20),并通过左盖板(23)固定在底座(17)的侧面;光电倍增管(18)的另一端由外到内依次安装右盖片(25)和凸台(24),并通过右盖片(25)固定在底座(17)的相对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体(1)包括:上板(6)、下板(7)、左板(8)、右板(9)、前板(10)和后板(11);上板(6)和下板(7)相对放置,左板(8)和右板(9)相对放置,前板(10)和后板(11)相对放置,上板(6)、下板(7)、左板(8)、右板(9)、前板(10)和后板(11)组合在一起形成方形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筒(2) 安装于方形箱体(1)的上板(6)之上,所述第一遮光筒(2)内壁设有多重光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件(3)包括:镜座(12)、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压片(14)、光阑板(15);
所述镜座(12)的斜面上安装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并通过压片(14)盖在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上,通过螺钉固定在镜座(12)上;镜座(12)的顶部开有圆孔,并固定在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之上,且在镜座(12)的侧面安装光阑板(15),光阑板(15)的中部开有圆孔,在该圆孔处安装第二遮光筒(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12)为长方体框架结构,该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内部设置直角三角形框架,且其斜面上开有不规则形状凹槽,用于安装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且该不规则形状凹槽的四周分别增设小孔,用于注入橡胶,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两侧分别增设加强筋(34),用于提高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载电离层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用于将电离层气辉或极光成像到探测器组件(4)上;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3)的离轴角为90度折转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5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巾柔软度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