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型发动机的气缸装置以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984.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D·斯特罗戴克;U·巴尔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特图尔汽柴油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1P3/02;F01P5/10;F01P7/14;F01P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师玮;王小东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发动机 气缸 装置 以及 冷却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大型发动机、特别是纵向扫气二冲程大型柴油发动机的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衬套(2)和气缸盖(3),其中,活塞能够安装在所述气缸衬套(2)中,所述活塞按照所述活塞的上侧连同所述气缸衬套(2)的运行表面和布置在所述气缸衬套(2)上的所述气缸盖(3)界定燃烧室的方式被布置成能够在操作状态下沿着所述气缸衬套(2)的气缸轴线(X)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来回移动,其中,所述气缸衬套(2)包括用于将冷却流体供应到所述气缸衬套(2)中的第一冷却入口(E1)和用于从所述气缸衬套(2)排出所述冷却流体的第一冷却出口(A1),并且所述气缸盖(3)包括用于将所述冷却流体供应到所述气缸盖(3)中的第二冷却入口(E2)和用于从所述气缸盖(3)排出所述冷却流体的第二冷却出口(A2),其中,所述气缸装置(1)包括冷却回路(100),所述冷却回路(100)按照能够将所述冷却流体从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引导到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和所述第二冷却入口(E2)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所述第二冷却入口(E2)、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和所述第二冷却出口(A2),其中,能够控制的混合阀(V1)在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与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之间布置在所述冷却回路(100)中,其中,循环泵(P1)在所述混合阀(V1)与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之间布置在所述冷却回路(100)中,用于将所述冷却流体从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再循环到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其中,所述混合阀(V1)流动连接到所述循环泵(P1)、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和用于供应新鲜冷却流体的冷却流体供应部(5),并且其中,所述混合阀(V1)是按照使得能够调节所述冷却流体的可再循环量的方式设计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混合阀(V1)被设计为三通阀(V1)或两个二通阀的组合。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控制系统(4),借助于所述控制系统(4),能够按照使得能够调节所述冷却流体的可再循环量的方式控制所述混合阀(V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混合阀(V1)能够由所述控制系统(4)按照能够使所述冷却流体从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到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的再循环中断的方式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S1)在流动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冷却回路(100)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出口(A1)后面,并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按照使得能够根据能够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来调节所述冷却流体的可再循环量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控制系统(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冷却入口(E2)经由所述冷却回路(100)连接到所述冷却流体供应部(5)以供应新鲜冷却流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补偿管线(6)布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入口(E2)与所述冷却流体供应部(5)之间,利用所述补偿管线,能够补偿再循环到所述第一冷却入口(E1)的冷却流体的量。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衬套冷却系统(21)布置在所述气缸衬套(2)的气缸壁中,并且盖冷却系统(31)布置在所述气缸盖(3)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循环泵(P1)是旋桨泵或离心泵。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冷却流体是油和/或水,特别是海水和/或饮用水和/或淡水。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冷却回路(100)被设计为闭合回路,并且能够利用再冷却流体,特别是低温冷却水再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特图尔汽柴油公司,未经温特图尔汽柴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9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摆圆锯
- 下一篇: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神经元自动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