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导盲方法及智能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106.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常国祥;刘岫岭;祁红岩;徐益民;张子红;周连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A61H3/00;A61G5/00;A61G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方法 轮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导盲方法及智能轮椅,包括定时同步采集数据的步骤;数据传输的步骤;进行运算判断的步骤;轮椅导航的步骤。该智能轮椅中的轮椅控制系统智能导盲系统,所述的智能导盲系统包括卫星导航系统、摄像系统、语音识别系统和激光雷达系统,分别为卫星导航系统、摄像系统、语音识别系统以及激光雷达系统分配的存储器和对卫星导航系统、摄像系统、语音识别系统和激光雷达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指导运动控制系统运动方向的指令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智能轮椅,盲人可以驾驶智能轮椅自由活动,满足盲人出行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导盲方法及具有自动行驶与远程人工驾驶功能的盲用智能轮椅。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 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有2.85亿以上的人视力先天或后天受到损害,其中有3900 万人完全失去视觉。根据同期的一项预测来看,若此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抑制,2020 年,全世界的盲人总数将会增长到七千五百万人。而我国盲人的数量位于全球首位,占据全球失明人士总数的19%,并且盲人的数量以大约每年 5 万人的速度增长。人类与外界的信息交互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5 种方式。其中 80%以上的信息交互是通过视觉进行。因此,视觉受损会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盲人出行的问题更是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辅助盲人行进的方法一般有4种:人工照顾、盲道导引、导盲犬手杖探路。人工照顾盲人的出行情况在安全性上有很高的保障,但需要大量占用照料者的时间,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至于盲道,目前在不少发达城市都能见到,然而盲道导引目前有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盲道只存在于公共场所的部分地区,不能满足盲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所有需求,二是盲道的建设还不规范,有的建筑设施会占用盲道,三是人们对盲道的认识不够普及,有不少普通行人占据盲道的现象,因此盲道并不能解决盲人出行的问题;依靠手杖探路是目前盲人所使用的主要辅助行进方式,经过训练后的盲人可以使用手杖左右敲击地面来获取地面信息,但这会消耗使用者的大量体力,并且,手杖只能探测地面信息,对于上方的障碍物信息无法获取,同时,仅仅使用手杖的盲人,在空旷平坦的区域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手杖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导盲犬是比较完善的传统盲人辅助手段,但由于导盲犬的使用需要经过长时间专业性的训练,导致其成本费用较高,一般来说,导盲犬在发达国家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中国的使用仍然很少见。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盲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需要开发出一套能够帮助盲人方便安全出行的系统,从而保证盲人生活的方便与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电子导盲系统应运而生。超声波定位技术,图像特征识别技术,北斗定位导航技术,机器人障碍规避技术等等,都可应用于辅助盲人行进的产品当中。随着5G技术的推广与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设计具有多种功能的盲人辅助用具势在必行,本专利设计了一种服务于残疾人士的智能轮椅系统控制器,系统的推出对盲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了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号CN 105405288 B公开了智能导盲系统,能引导视力残障人士( 盲人)寻找公交车站,并能正确乘车,到达其目的地。该智能导盲系统包括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的电子公交站、车载装置、管理服务器和导盲移动终端,其中,电子公交站被安装在公交车辆行驶的道路或者停车场上或者附近;车载装置被安装在公交车辆上;管理服务器被设置在公交站指控中心;导盲移动终端由用户持有。该智能导盲系统虽然能引导视力残障人士(盲人)寻找公交车站,并能正确乘车,到达其目的地。但是不能盲人自主行走,不能满足广大盲人朋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智能导盲系统不能满足广大盲人朋友的需要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导盲方法及智能轮椅,是一种具有自动行驶与人工远程控制功能的盲用智能轮椅。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导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定时同步采集数据的步骤;该步骤中,卫星导航系统、摄像系统、语音识别系统以及激光雷达系统同步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写入各自的RAM中,并且同步产生地址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