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释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4927.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4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凌;刘志国;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4 | 分类号: | B66C13/04;B66C13/20;F15B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斌;亓云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释放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释放机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在待释放设备的释放作业期间如何免去人工作业的需要,进而最大程度地避免非可控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释放系统,包括:框架;被布置在框架中的多个液压油缸,各自具有壳体、活塞、一端与活塞相连的活塞杆、位于活塞两侧的液压腔及相应的液压口;多个液压油缸并联,从相应的液压口延伸出的液压支路分别汇集成两条总液压路径,并且两条总液压路径上分别设置有同向的单向阀,以使得活塞同步且同向地移动;总液压路径与锁闭释放控制器相连通,锁闭释放控制器用于控制活塞的自由端在液压油缸的壳体与框架的内圈所形成的中空部分之间的伸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释放机械。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利用可吊式释放钩进行释放作业的场景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地,行进通过A型架或吊机101上的定滑轮101a的钢缆的头端连接有可吊式释放钩102,该可吊式释放钩102则利用吊绳104来吊挂待释放设备103。作业人员通过插入释放钩保险销来保持可吊式释放钩102的锁闭状态,从而保证待释放设备103与可吊式释放钩102的牢固连接。当需要进行释放时,A型架或吊机101起吊待释放设备103并将其移动至合适位置,作业人员接着通过保险销牵引绳105来拔出释放钩保险销,使得待释放设备103被释放。
在现有技术中,在A型架或吊机101起吊待释放设备之际,需要靠人工作业来使释放钩保险销保持就位,即保持可吊式释放钩102处于锁闭状态中,而在待释放设备103的释放环节,释放钩保险销则需要作业人员通过保险销牵引绳105来人工拔除。人工拔除存在各种隐患。例如,在海上释放作业中,由于待释放设备的投放为海上作业,在吊机吊挂作业过程期间可吊式释放钩与待释放设备会随着海浪而不停摇摆,因而存在甲板上的作业人员因误操作而导致保险销过早地脱销,进而导致可吊式释放钩误释放的可能性。由人工作业操作不当所致使的待释放设备的误释放极有可能造成设备内部器件的损坏,这对设备安全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除了需要人工作业之外,采用可吊式释放钩来释放待释放设备还受到风力、风浪、钢缆晃动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作业人员接收到释放指令之际,钢缆可能受这些因素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影响而偏离既定的标称垂吊方向,因而可能出现因拔出释放钩保险销所需的力骤然增加或者因牵引绳长度限制致使力臂不够而导致释放待释放设备的时机被错失的情况发生。另外,释放作业通常还可伴随相应的利用止荡绳106的止荡作业,这对于作业人员而言无疑加重了工作负荷。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实现中的缺点和困难,需要一种能够取消人工作业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非可控因素影响的便捷释放系统。
发明内容
提供本章节以便以非限制性的形式介绍以下将在具体实施方式章节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章节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说明书的任一部分中提及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释放系统。该释放系统包括框架,该框架的内圈形成中空部分;布置在该框架中的多个液压油缸,每个液压油缸具有壳体、活塞、一端与该活塞相连的活塞杆、位于该活塞两侧的液压腔及相应的液压口;其中该多个液压油缸的壳体至少部分地从该框架延伸到该中空部分中;其中该多个液压油缸并联,从相应的液压口延伸出的液压支路分别汇集成两条总液压路径,并且该两条总液压路径上分别设置有同向的单向阀,以使得该活塞同步且同向地移动;并且其中该总液压路径与锁闭释放控制器相连通,该锁闭释放控制器用于控制该活塞杆的自由端在该液压油缸的壳体与该中空部分之间的伸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锁闭释放控制器包括:活塞构件、位于该活塞构件一侧的液压腔及相应的两个液压口,其中该两条总液压路径与该锁闭释放控制器的两个液压口相连通;以及位于该活塞构件另一侧的控制手柄,用于控制该活塞构件的侧向平移移动和/或该单向阀的换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4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