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砂采出液耐高温破乳剂干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4352.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曾璐明;王欣;徐超;呼文财;程艳;李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砂 采出液 耐高温 乳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砂采出液耐高温破乳剂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醚是一种结构中引入双萘酚,形成共扼效应,使树脂形成了一个稳固、一体化的体系,能够吸收大量热能而不至于使主键断裂,热稳定性能大大提高的耐高温聚醚,可以在350℃以下质量损失<3%,在130~235℃的油砂采出液中,破乳脱水率>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AGD油砂采出液处理药剂,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油砂采出液耐高温破乳剂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砂采出液温度高,达到130~235℃,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主要为稠环芳烃及大分子烃类,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比重在0.97~1.02g/cm3,粘度大于10000mPa·S。由于油水比重相近、采出液温度高,加之天然乳化剂的成分复杂、界面活性更高等原因,产生的油水乳状液能稳定存在数月,较常规油水乳液破乳难度大,对破乳剂的性能要求高。常规破乳剂干剂因在高温下分子链断裂,因此使用温度一般低于100℃,在油砂采出液处理中应用效果较差,所以,必须针对性开发结构创新的药剂提高破乳剂干剂的耐温性能才能满足油砂采出液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砂采出液耐高温破乳剂干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砂采出液耐高温破乳剂干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一、6,6-异亚丙基双萘酚的制备
将萘酚加入到反应器中,用水冷却反应器,开动搅拌,加入丙酮,当萘酚全部溶解后,于10~15℃温度条件下,逐滴加入催化剂,保持温度10~20℃,反应4~6h,反应结束后,重结晶得6,6-异亚丙基双萘酚;
步骤二、酚胺树脂的制备
将步骤一制备得到的6,6-异亚丙基双萘酚与有机胺按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0~50℃后,缓慢滴加甲醛溶液,滴加完毕后在115℃~125℃反应3~4h,将水分离后即可得到酚胺树脂起始剂;
步骤三、耐高温破乳剂干剂的制备
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酚胺树脂起始剂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升温至100℃~110℃,用真空泵将其抽至负压,用氮气充分吹扫管路及反应釜2次,开动搅拌并升温,当温度升到130℃~135℃时,停止加热,然后缓慢加入环氧丙烷(PO),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45℃,压力不超过0.3MPa,待压力降至负压时,反应结束;待反应釜降至120℃~125℃,开始缓慢加入环氧乙烷(EO),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35℃,压力不超过0.3MPa。待反应釜压力回落后再反应30~60min,压力降至负压时,反应结束;然后采用冰醋酸中和催化剂,采用氯仿萃取该聚醚粗品,提纯后得到棕色粘稠液体,即为目标耐高温破乳剂干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催化剂为氯乙酸、浓硫酸或浓盐酸;所述萘酚和丙酮的摩尔比为2:1;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萘酚质量的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浓盐酸为38WT.%的水溶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二中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或乙醇胺;所述6,6-异亚丙基双萘酚与胺的摩尔比为1:4;所述有机胺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所述甲醛为37WT.%的水溶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碱性催化剂为KOH、NaOH或NaOCH3;所述催化剂的添加质量为总质量的0.1%~1.0%;所述环氧丙烷与酚胺树脂起始剂的摩尔比为50~55:1;所述环氧乙烷与酚胺树脂起始剂的摩尔比为65~73: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高温破乳剂干剂呈棕色粘稠液体,在350℃以下质量损失<3%,在130~235℃的油砂采出液中,破乳脱水率>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4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