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3413.3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韩坤;曲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B3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石墨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将九水硝酸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混合溶液,完全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先在保护气氛中热处理,随后通入气体碳源,保温一定时间;再经高温石墨化处理,即可得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好,比表面大,活性物质负载量高,电化学性能稳定。而且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重复性强且可大规模制备,所得材料在储能、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碳材料家族中的两大明星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性能而成为化学、材料、物理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已被广泛应用在弧光照明装置、通信装置、电器设备、能源存储与电催化材料等领域。构建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烯结构的复合材料,充分发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协同效应,不仅可以利用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烯高的比表面积而增加电化学活性物质的负载量,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导电网络来加快电子、离子的传导。
然而,在制备三维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催化剂在三维石墨烯中的分散性往往难以控制,进而造成碳纳米管的生长不均匀。尽管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三维石墨烯气凝胶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但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过程复杂且金属离子在气凝胶中的分散均匀性难以控制。因此,实现催化剂在三维石墨烯中的良好分散以及利用简单工艺、规模化可控制备出特定形貌和高比表面积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调控型强、可规模化制备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存在的流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蜂窝状三维石墨烯框架和生长在框架上的碳纳米管构成。其中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管径尺寸在10~100nm之间;三维石墨烯框架由少数层石墨烯原位组装而成,且层数为2~8层;石墨烯与碳纳米管以共价键相连。
如上所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九水硝酸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混合溶液,完全干燥后研磨成粉末;
b.将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保护气氛中以3~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50~250℃,保温0.5~1h;然后以4~6℃/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0~800℃,保温1~2h;再以3~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850~880℃,保温2~3h;随后以3~5℃/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605~645℃,通入气体碳源,保温0.5~2h后切断气体碳源,待炉子降至室温,收集产物,为多壁碳纳米管包裹的碳化铁纳米颗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或多壁碳纳米管包裹的铁/碳化铁纳米颗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
c.将多壁碳纳米管包裹的碳化铁纳米颗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或多壁碳纳米管包裹的铁/碳化铁纳米颗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置于高温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气氛中以5~8℃/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2800~3000℃,保温1~2h;待高温炉降至室温,收集产物,即为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九水硝酸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比为(1.4~1.6):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混合溶液的干燥温度为8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气体碳源为饱和乙醇蒸汽、饱和甲醇蒸汽、乙烯和乙炔气体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块的养植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秸秆压块机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