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1390.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维常;曾陨涛;蔡凯;李光雷;潘文杰;林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植物种子 评价 生物降解 材料 生态 毒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溶液提取:1)将降解材料制备成粉末或块状样品待用;2)在所述样品中加入有机溶剂后密封浸泡;3)振荡所述样品和有机溶剂的浸泡溶液,并将溶液过滤后作为实验组,设双对照,分别是有机溶剂对照组合蒸馏水空白对照组;4)将实验组和双对照组溶液分别进行旋转蒸发,水浴加热,获得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蒸馏提取溶液;5)溶解蒸馏提取溶液,分别得到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实验用提取液;(二)发芽实验及指标测定。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能有效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缺陷,能够更加准确、更加直观反应出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生态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属于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评价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是20世纪初研发出来的新型材料,20世纪50年代成为一个新兴行业并得到快发展,80年代时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航空、汽车、日用家电、日用品、包装、建材及医疗器材等。近年来,我国塑料工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塑料制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2014年以来,我国塑料制品年产量均超过7000万吨,2017年达到7515.5万吨。但大量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被使用废弃,给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农田里的废农地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调查显示多年覆膜农田的平均残膜量在71.9~259.1kg/hm2,西北农田土壤中残膜量要明显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若牛羊等家畜误食混入农作物秸秆和饲料的残膜碎片后,会引起肠胃功能不良,甚至导致死亡。更有甚者,各环节产生的微塑料进入大气和水体循环,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在此背景下,全生物降解材料以及采用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的相关塑料制品研发与应用已势在必行。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种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和/或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材料。作为一种新兴材料,针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却鲜有报道,本发明旨在通过对全生物降解材料进行生物毒性评价,以为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溶液提取
1)将降解材料制备成粉末或块状样品待用;
2)在所述样品中加入有机溶剂后密封浸泡;
3)振荡所述样品和有机溶剂的浸泡溶液,并将溶液过滤后作为实验组,设双对照,分别是有机溶剂对照和蒸馏水空白对照组;
4)将实验组和双对照组溶液分别进行旋转蒸发,水浴加热,获得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蒸馏提取溶液;
5)溶解蒸馏提取溶液,分别得到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实验用提取液;
(二)发芽实验
1)选取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各科至少一种进行试验,要求所用的种子大小一致、饱满度、粒径等级相同,发芽率在95%以上;
2)在相同规格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实验用提取液,在空白组的培养皿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耦合污染物传感器及污染物浓度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智能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