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点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以及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9403.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田苗;张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02;H04L12/46;H04L12/26;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会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数据 发送 方法 接收 以及 传输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点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以及传输方法。获取有效数据;获取与数据接收方传输信息用的数据传输方式;获取预置的用于进行数据封装的数据生成协议,所述数据生成协议由用于进行封装的数据包长度部分、起始标志部分、错误标志部分及属性部分组成;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采用数据生成协议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封装,从而形成适于数据传输方式传输的至少包括属性信息以及有效数据的待发送数据;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给数据接收方。本申请的节点数据发送方法能够兼容多种不同接口,兼容不同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点数据发送方法、节点数据接收方法以及节点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无人系统(无人飞行器、无地面移动机器人等)越来越体系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而由于单一无人系统所具有的局限性,多无人系统相互协作变得愈发重要。而无人系统相互协作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就是其数据的相互传输。而根据当前无人系统所具有的一般性系统框架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定:
1.系统内布置有大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计算单元、驱动执行器等组件。
如惯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单片机、单板机、PC机、伺服电机、舵机、液压作动器等等。
2.不同组件所具有的通讯接口不同。
如异步串口、同步串口、I2C、CAN、以太网等
3.不同组件所具有的运算、存储能力不同。
如低性能嵌入式处理单元只具有数KByte内存和数MHz处理性能、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单元可以具有数GByte内存和几百MHz甚至2GHz处理性能,而系统中的x86系统甚至可具有数百GB内存和几十核心的处理器。
4.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具有不同的频率、延迟、数据量、可靠性、单播多播要求。
如一般状态数据普遍具有:频率高、延迟低、数据量中、可靠性低、多播的特性要求。
关键状态数据普遍具有:频率低、可靠性高、多播的特性要求。
一般参数数据普遍具有:频率中、延迟低、可靠性低、单播的特性要求。
关键参数数据普遍具有:频率低、可靠性高、单播的特性要求。
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为无人系统数据特性考虑的、为无人系统应用优化的、可将多种不同接口、多种不同传输方式统一的数据传输方法。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数据发送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节点数据发送方法,用于无人系统,所述节点数据发送方法包括:获取有效数据;获取与数据接收方传输信息用的数据传输方式;获取预置的用于进行数据封装的数据生成协议,所述数据生成协议由用于进行封装的数据包长度部分、起始标志部分、错误标志部分及属性部分组成;其中,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部分以及数据传输方式能够生成数据包长度信息;根据所述起始标志部分以及数据传输方式能够生成起始标志信息;根据所述错误标志部分以及数据传输方式能够生成错误标志信息;根据所述数据部分以及数据传输方式能够生成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采用数据生成协议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封装,从而形成适于数据传输方式传输的至少包括属性信息以及有效数据的待发送数据;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给数据接收方。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数据接收方传输信息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获取设备清单;获取数据接收方提供的设备ID以及接口信息;根据设备ID以及接口信息获取数据传输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