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内饰的装饰层的方法及车辆内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7285.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6 | 分类号: | B32B3/26;B32B3/30;B32B7/12;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李有财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车辆 装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内饰的装饰层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模切步骤,其中,提供平面薄膜,将所述平面薄膜模切为至少两个待拼接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待拼接部分中的每个待拼接部分都具有外表面和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涂胶步骤,其中,使用辊涂机在每个待拼接部分的内表面上涂敷胶粘剂;缝合步骤,其中,使用缝合机将所有待拼接部分沿拼接线缝合在一起,以形成3D形状的装饰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内饰,其包括基层和装饰层。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是3D形状的装饰层,但是仅采用对2D形状的装饰层施加胶粘剂的辊涂机,从而改善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内饰的装饰层的方法,特别是涉及车辆内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内饰是车辆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车辆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近年来,相对于车辆的外形设计,消费者愈发地注重内饰的美观度,车辆内饰的触感、形状、颜色等特征已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此,各大车企也将车辆内饰视为了研发重点,尝试了各种技术手段以改进车辆内饰,其中,胶粘剂作为汽车生产所必需的一类重要辅助材料,不仅可以起到增强汽车结构、紧固防锈和内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代替某些部件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在汽车向轻量化、高速节能、延长寿命和提供性能方向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车辆市场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是水性胶,然而使用水性胶存在着诸多的缺点,为了确保装饰层与基层的紧密粘合,需要在装饰层和基层上都涂敷水性胶,而水性胶需要采用喷涂工艺涂敷在基层和装饰层上,喷涂时,胶粘剂是雾化状态,超过50%以上的粘胶剂飞溅出去,不能有效附着在设定涂敷区域,造成极大的胶粘剂浪费;另外,如果水性胶中的水分没有完全除去,会对粘接性影响非常大,甚至无法粘接,因此在进行粘接之前还需要进行水分闪干的操作,工艺流程较为复杂。
近年来,为了提高工艺效率和经济效益,各大车企逐渐选择使用热熔胶作为内饰件的胶粘剂,其具有环保无毒、不含溶剂、快速固化等特点,非常适合汽车行业自动化、高速流水线作业,具有节能环保、低气味、低VOC等特点,符合汽车内饰环境要求。然而,目前的常规技术手段是使用各种方式对已经3D成形的装饰层进行涂胶,由于3D成形的装饰层表面大多是不规则的,因此增加了涂胶的难度与成本,例如在热熔胶工艺中普遍应用的喷涂机,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除此之外,在长时间使用喷涂机后,还可能出现喷涂头堵塞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涂胶效率。
发明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已经发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即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内饰的装饰层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3D成形的装饰层的复杂表面形状而影响涂胶效率和工艺成本的技术问题,改善热熔胶在车辆内饰应用方面的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内饰的装饰层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模切步骤,其中,提供平面薄膜,将所述平面薄膜模切出至少两个待拼接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待拼接部分中的每个待拼接部分都具有外表面和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
涂胶步骤,其中,使用辊涂机在每个待拼接部分的内表面上涂敷胶粘剂;以及
缝合步骤,其中,使用缝合机将所有待拼接部分沿拼接线缝合在一起,以形成3D形状的装饰层。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将用于装饰层的平面薄膜根据预定的装饰层形状模切为至少两个待拼接部分后,使用辊涂机在其中的内表面上涂敷胶粘剂,随后再进行缝合步骤以形成3D形状的装饰层,待拼接部分的外表面成为3D形状的装饰层的可见面,而待拼接部分的内表面则为3D形状的装饰层的不可见面,该不可见面与被粘件接触并粘合。由于是在平面上涂胶,相比于在装饰层3D成形后涂敷胶粘剂的常规技术手段,在不影响装饰层外表美观度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涂胶流程的复杂程度和工艺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7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