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34156.7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4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祁云;皮康;郑雅微;任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26;B65G61/00;B65G57/24;B65G47/88;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朱培祺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人机 协作 西林 瓶装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包括运输系统和搬运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装盘运输线组和西林瓶缓存机构,所述装盘运输线组设有分别独立运输的第一运输线路和第二运输线路,所述第一运输线路和所述第二运输线路围成一个多边形运输线路组,所述第一运输线路设有多个运载平台,所述运载平台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托盘,所述西林瓶缓存机构的终端设有人工码垛装置;所述搬运系统包括第一码垛装置、第二码垛装置和起重装置,所述第一码垛装置和所述第二码垛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多边形运输线路组的内部,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线路的外侧,采用双线协作,大大减少装盘生产线的长度,提高西林瓶的装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瓶装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
背景技术
连续的西林瓶生产线具有全自动生产、污染率低等优点,但是生产线长,位置难以调整,难以适配普遍的厂房,因此连续的西林瓶生产线有一定的限制性。为了解决该问题,厂商选择将生产线尾部的包装部分进行拆分,将西林瓶转移到不同车间进行包装。但现有的装盘生产线普遍采用单一运输线进行装盘运输,装盘生产线长且转移效率低。进一步地,现有的西林瓶全自动生产线中,若下游的包装或运输设备出现故障,会造成整条生产线停止工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产线短、运输效率高且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包括运输系统和搬运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装盘运输线组和西林瓶缓存机构,所述装盘运输线组设有分别独立运输的第一运输线路和第二运输线路,所述第一运输线路和所述第二运输线路均为断续式运输线路,所述第一运输线路和所述第二运输线路围成一个多边形运输线路组,所述第一运输线路和所述第二运输线路均朝所述多边形运输线路组的同一端点运输;所述第一运输线路设有多个运载平台,所述运载平台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托盘,所述西林瓶缓存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输线路的外侧,所述西林瓶缓存机构的终端设有人工码垛装置;
所述搬运系统包括第一码垛装置、第二码垛装置和起重装置,所述第一码垛装置和所述第二码垛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多边形运输线路组的内部,所述第一码垛装置用于将空载的所述托盘从所述第一运输线路逐个地搬运到所述第二运输线路的始端,所述第一码垛装置还用于将满载的所述托盘从所述第二运输线路的终端搬运到所述第一运输线路的终端的所述运载平台,所述第二码垛装置用于将西林瓶从所述西林瓶缓存机构搬运到所述第二运输线路的所述托盘;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线路的外侧,所述起重装置用于将放有多个空载的所述托盘的所述运载平台搬运到所述第一运输线路的始端,所述起重装置还用于将放有多个满载的所述托盘的所述运载平台从所述第一运输线路的终端卸出。
其中:所述西林瓶缓存机构包括机架、连续的西林瓶运输线和阻挡组件,所述西林瓶运输线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端面,所述西林瓶运输线设有多个U型弯,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可拆卸的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西林瓶运输线的下游。
其中:所述人工码垛装置包括物料圆盘和人工码垛工作台,所述物料圆盘于其外周处设有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与所述西林瓶运输线的终端相接,所述物料圆盘于所述物料入口的对侧设有物料出口,所述人工码垛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物料出口下方,所述人工码垛工作台包括承载平面,所述承载平面用于放置所述托盘,所述承载平面设有限位角,所述限位角与所述托盘的侧壁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托盘包括载物平板和架框,所述架框的底部设有用于承接所述载物平板的折边,所述架框的外侧设有搬运提手;所述人工码垛工作台还包括限位框架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承载平面,所述顶板用于将所述载物平板抬至所述物料出口的高度;所述承载平面于所述物料出口处设有铰接座,所述限位框架铰接在所述铰接座,所述限位框架用于盖合在所述载物平板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4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