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一体化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3797.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颜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家物联(福建)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1/725;G06Q50/26;G06Q30/02;G07C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一体化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一体化云平台,包括云端服务器以及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网络通讯连接的用户终端、积分兑换终端、垃圾分类投放终端、大数据显示终端、运营终端;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及处理用户终端、积分兑换终端、垃圾分类投放终端、大数据显示终端、运营终端发送的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各终端;该发明通过自动发放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可将垃圾及其投放人员匹配起来,实现追溯垃圾源头,且用户可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兑换商品,可有效激励用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用户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垃圾分类一体化云平台。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当中,会有许多垃圾产生。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已经成为一大难题。由于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承受垃圾的无休止排入,为了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充分的将垃圾资源化利用,使更多的垃圾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产品生产循环,从而减少最终需要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垃圾。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回收利用垃圾,首先需要对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目前,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垃圾分类,然而如果仅靠制度和自觉性来规范垃圾分类回收,其效果相对比较有限,且比较难主动激起人们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现有部分城市为了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采取纯人工向市民发放专用垃圾袋,不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较低,许多市民不能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导致其垃圾分类不准确,后期维护人员需要再进行二次分类,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长了垃圾回收的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一体化云平台,通过自动发放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可将垃圾及其投放人员匹配起来,实现追溯垃圾源头,且用户可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兑换商品,可有效激励用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用户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分类一体化云平台,包括云端服务器以及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网络通讯连接的用户终端、积分兑换终端、垃圾分类投放终端、大数据显示终端、运营终端;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及处理用户终端、积分兑换终端、垃圾分类投放终端、大数据显示终端、运营终端发送的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各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为用户手机APP,用于用户定位查找附近积分兑换终端及垃圾分类投放终端的位置、扫码打开垃圾分类投放终端的投放口、进入积分商城兑换商品或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所述积分兑换终端用于自动投出积分商城中兑换的商品和垃圾袋,并记录所述用户信息和垃圾袋信息用于追溯垃圾源头;所述垃圾分类投放终端用于分类保存回收垃圾、自动将回收垃圾称重并兑换成积分累计到用户积分账户;所述大数据显示终端用于实时显示云端服务器统计的基础管理、设备管理、报表统计和运营管理信息;所述运营终端用于安排垃圾分类巡检人员,通过巡检人员检查用户垃圾分类是否合理,并通过检查结果确认积分奖励或扣除相应的积分奖励。
优选地,所述垃圾分类投放终端设置有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箱体;每个所述投放箱体设置有自锁机构,用户通过用户终端扫码打开投放箱体,垃圾投放完成后通过自锁机构关闭投放箱体。
优选地,所述投放箱体外设置有用于显示投放箱体当前剩余容量的屏幕,当投放箱体内桶满载时,屏幕会显示满桶警示信息,并将满桶信息发送给运营终端的清运人员。
优选地,所述投放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当温度高于70℃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温度预警信息,用于提前预知箱体内是否存在火源。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网上预约上门回收垃圾服务。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查看垃圾分类投放终端垃圾桶内的垃圾投放类型、箱满状况和查看用户垃圾投放的信息记录以及所获取的积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家物联(福建)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爱家物联(福建)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