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3651.6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任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君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2;B29B7/26;B29B7/82;B29B7/84;C09J125/14;C09J125/08;C09J149/00;C09J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接头 制备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1/2的苯乙烯-聚丙烯酸酯、1/2-1/3的苯乙烯-乙炔共聚物装至于混料筒(1)内,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纯度为98%-99%的氧气,保持混料筒(1)氧气含量为60%-70%环境下,进行启动驱动电机(33),第二搅拌棒(23)对混料筒(1)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搅拌转速为8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在此期间通过混料筒(1)上的加热丝将搅拌温度上升至200±1℃,并且保持混料筒1200±1℃温度不变,直至搅拌结束,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
第二步,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常温空气将混料筒(1)温度降低至45±1℃,并且直至将混料筒(1)内填充满空气,即保持氧气含量为21%左右,此时将导电液以及剩余的苯乙烯-乙炔共聚物一起加入至混料筒(1)内,继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60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搅拌温度为45±1℃;
第三步,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惰性气体将混料筒(1)温度降低至35±2℃,并且直至将混料筒(1)内填充满惰性气体,此时将软化剂、抗疲劳剂加入至混料筒(1)内,惰性气体环境下,继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400rpm,搅拌时间为5-8min,搅拌温度为35±2℃;
第四步,将剩余的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投入至混料筒(1)内进行,惰性气体环境下,继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40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搅拌温度为35±2℃得到接头胶;
第五步,当需要取出混料筒(1)内的接头胶时,将圆筒座(52)运动至排料口(11)正下方时,卡盖(6)将圆筒座(52)进行卡合,此时卡盖(6)将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相对于外界进行隔绝,卡盖通气管(63)对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进行通入惰性气体,同时卡盖排气管(64)对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进行排出多余惰性气体,实现将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空气进行排出,同时保持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气压稳定性,避免接料盘在承接排料口(11)的放料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至混料筒(1)内造成混料筒(1)内原料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所述苯乙烯-聚丙烯酸酯10-20份、所述乙炔共聚物1-2份、所述导电液3-4份、所述软化剂1-2份、所述抗疲劳剂1-2份。
3.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装置,包括攘嵌有加热丝的混料筒(1),混料筒(1)内设置有搅拌单元,其中搅拌单元用于对混料筒(1)的原料进行搅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主动轴(21)、第一搅拌棒(22)以及第二搅拌棒(23),主动轴(21)与混料筒(1)顶端转动连接,并且主动轴(21)与混料筒(1)之间同轴线,主动轴(21)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搅拌棒(22),第一搅拌棒(22)上套设有第二搅拌棒(23),第二搅拌棒(23)与第一搅拌棒(22) 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主动轴(21)内开设有主通气通道,第一搅拌棒(22)上开设有第一通气通道,第二搅拌棒(23)上开设有第二通气通道,第一通气通道与主通气通道连通,第二通气通道与第一通气通道连接,第二搅拌棒(23)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透气孔,其中透气孔与第二通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1)延伸至混料筒(1)顶端外侧,主动轴(21)上设置有同轴线的第一驱动齿轮(31),第一驱动齿轮(31)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32),第二驱动齿轮(32)与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同轴线连接,其中驱动电机(33)通过电机支架(331)固定安装在混料筒(1)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1)顶端设置有轴承,其中轴承内圈与主动轴(21)外壁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上固定安装有接头套(41),其中接头套(41)与主动轴(21)外壁密封连接,同时接头套(41)内腔与主动轴(21)的主通气通道连通,外部气源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与接头套(4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君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君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6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