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成活率的方法及植物生长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3367.9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洁;刘畅;韩鹏;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6;A01G31/02;A01G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吴敏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植物 生长 水培 草莓 成活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成活率的方法及植物生长柜,方法包括:将已经花芽分化的法兰第草莓苗分株定植于植物生长柜的定植孔中;清水循环泵入定植孔下方的底座内,调节植物生长柜中的环境因子参数至满足适应期条件,草莓苗的根部浸在清水中培养第一预设天数;将营养液循环泵入定植孔下方的底座中,调节植物生长柜中的环境因子参数至满足生长初期条件,草莓苗的根部浸在营养液中培养至草莓苗开花。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水培草莓苗生长至开花时的成活率,植物生长柜在培植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功能,种植草莓的成功率高,提高消费者的种植热情,有益于植物生长柜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莓培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提高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成活率的方法及植物生长柜。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与自然的接触变少,许多人想拥有自己的菜园种植瓜果蔬菜,但是愁于没有土地。随着家庭用水培植物生长柜的出现,家庭种植变得现实可行。草莓浆果芳香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是大众偏爱的家庭种植品种。
家庭用水培植物生长柜作为小型植物工厂,可以为草莓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满足家庭种植的需求。采用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一般选择带有根系的土培草莓苗,清洗根部并杀菌后定植于水培槽。但是水培与传统土培方法不同,土培转换为水培时,根部容易缺氧,加之环境因子有较大的变化,草莓苗会出现生长减退、萎靡不振、叶片变黄的症状和变化。
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有效提高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成活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水培草莓成活率低的缺陷,本发明提出提高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成活率的方法及植物生长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提高植物生长柜水培草莓成活率的方法,包括:
将已经花芽分化的草莓苗分株定植于植物生长柜的定植孔中;
清水循环泵入定植孔下方的底座内,调节植物生长柜中的环境因子参数至满足适应期条件,草莓苗的根部浸在清水中培养第一预设天数;
将营养液循环泵入定植孔下方的底座中,调节植物生长柜中的环境因子参数至满足生长初期条件,草莓苗的根部浸在营养液中培养至草莓苗开花。
优选的,将已经花芽分化的草莓苗分株定植于植物生长柜的定植孔中之前,对植物生长柜进行消毒,并将清水循环泵入定植孔下方的底座中。
优选的,将已经花芽分化的草莓苗分株定植于植物生长柜的定植孔中之前,选择花芽分化后株高12~18 cm的法兰第草莓苗,将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用多菌灵浸泡15~30min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优选的,底座中的液体高度淹没草莓苗根部的1/2~2/3。
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间隔预设时间检测底座中营养液的PH值和/或电导率,当检测值不满足对应的目标范围时补充营养液以进行调节。
优选的,营养液的配置方法包括:各取相等剂量的叶菜类营养液的A母液、B母液、C母液混合,混合均匀后添加清水稀释80~120倍;营养液的电导率为1.2 mS/cm~2.0 mS/cm,pH为5.5~6.5。
在优选实施例中,适应期条件包括:温度每天中有12小时保持在20~25℃、每天中另外12小时保持在12~18℃,湿度全天24小时保持在70%~90%,红蓝黄比例为1:1:1的光线每天照射6~10小时,清水全天24小时循环,新风每天循环8~16小时,第一预设天数为5~10天。生长初期条件包括:温度全天24小时保持在20~25℃,湿度全天24小时保持在80%~95%,营养液全天24小时循环,新风每天循环16~24小时,红蓝黄比例为1:1:1的光线每天照射12~1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