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停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111.6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庆国;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诚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13/08;B60L53/31;B60L53/16;B60L53/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中奥丰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7 | 代理人: | 张应刚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智能 停车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板、挡轮卡位单元和活动充电桩;所述停车板上端面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挡轮卡位单元;所述的停车板的上端面左侧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活动充电桩;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停车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a:现有的车轮挡块位置固定,导致较长的车辆车头难以入到停车位内部,且固定的车轮挡块容易造成车轮磨损;并且倒车的过程中与车轮与车轮挡块硬性接触发生震动降低了车辆内部人员乘车的舒适度;b:停车设备附近的充电桩位置固定,不便于根据实际要求对车辆进行充电;且充电桩内部的线束容易发生缠绕,影响使用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因为其无污染,噪声低,并且能源效率高,多样化、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逐步广泛替代以往的燃油车辆;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遍使用,需要大量的停车设备供新能源电动汽车停车和充电;但是现有的停车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a:现有的车轮挡块位置固定,导致较长的车辆车头难以入到停车位内部,且固定的车轮挡块容易造成车轮磨损;并且倒车的过程中与车轮与车轮挡块硬性接触发生震动降低了车辆内部人员乘车的舒适度;b:停车设备附近的充电桩位置固定,不便于根据实际要求对车辆进行充电;且充电桩内部的线束容易发生缠绕,影响使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停车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板、挡轮卡位单元和活动充电桩;所述停车板上端面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挡轮卡位单元;所述的停车板的上端面左侧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活动充电桩;其中:
所述的活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罩、限位板、空心绕线轴杆、扭簧和插电模块;所述的充电桩罩中部为腔体结构,且充电桩罩内部设置有斜对称的导线槽;充电桩罩中部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两端侧壁通过轴承分别对称连接有空心绕线轴杆的一端轴头;空心绕线轴杆的另一端轴头通过轴承安装在充电桩罩的空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空心绕线轴杆的两端轴头处分别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空心绕线轴杆的外壁上,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充电桩罩上;两个所述的空心绕线轴杆相互连通,且空心绕线轴杆的外壁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的插电模块通过卡接方式安装在充电桩罩的上端外壁上;且插电模块上连接有导线穿过充电桩罩内部上端的导线槽绕卷在空心绕线轴杆上并且再次穿过充电桩罩内部下端的导线槽;根据车辆充电接口的位置人工移动充电桩罩的位置;通过将车辆的充电器与插电模块相连接为车辆提供充电,且在移动充电桩罩的过程中,由于设置的导线绕卷在空心绕线轴杆上通过扭簧的作用可以保持内部的导线排布整齐,避免导线缠绕打结保证车辆安全充电。
所述的挡轮卡位单元包括调距气缸、滑动台、双向气缸和挡轮模块;所述的滑动台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停车板上端面中部,且滑动台的侧壁与调距气缸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调距气缸的底端安装在停车板内部,所述的滑动台内部为腔体结构,且滑动台的内部设置有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的两个顶端分别安装有挡轮模块,所述的挡轮模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停车板上;所述的滑动台下端均匀设置有活动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诚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诚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