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瞄准射击的智慧枪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1860.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敏;王向阳;李红伟;聂剑;杨磊;王莹;马新颖;陶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鸿敏 |
主分类号: | F41C9/00 | 分类号: | F41C9/00;F41A21/48;F41G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瞄准 射击 智慧 枪械 | ||
一种涉及枪械设备技术领域的自动瞄准射击的智慧枪械,包含枪体、主枪托、扳机、目标识别系统和枪体转向装置,目标识别系统用于追踪锁定目标,枪体转向装置用于控制枪体转向对准目标,扳机用于联动控制枪体射击;目标识别系统包含影像显示器、雷达识别器、基准星和运算控制器,运算控制器分别与影像显示器、雷达识别器和扳机信号连接;枪体包含副枪托和枪管;枪体转向装置包含万向连接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和纵向调节机构,主枪托头端和副枪托头端通过万向连接机构万向转动连接,横向调节机构控制副枪托尾端横向转动,纵向调节机构控制副枪托尾端纵向转动;该智慧枪械能够辅助射手自动完成快速准确的射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枪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瞄准射击的智慧枪械。
背景技术
枪械是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弹丸,且口径小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也是其他兵种的辅助武器,在民间还广泛用于治安警卫、狩猎、体育比赛等;枪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根据用途的不同,衍生出各种枪支种类,并对枪械的使用性、稳定性、精密性、协调性、杀伤力等各种性能都有了很高的提升,但到目前为止,瞄准射击还是需要人工调整枪管的射击指向,并与瞄准装置配合才能击中目标,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射手并不具有充分的能力和时间来精确的调整枪管进行瞄准,这就降低了射击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辅助射手进行自动瞄准射击的智慧枪械;
公告号为CN101769699A的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枪械射击时的瞄准校正方法,利用目标识别器自动的识别目标,并通过枪管调节器根据目标识别器所得出的数值计算枪管调节量,自动的调整枪管指向进行射击;公告号为CN106017216A的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瞄准的电子瞄准器,通过控制触摸显示屏准确锁定被瞄准物,并由托枪平台转动无线发射单元锁定被瞄准物,实施准确打击;这两项发明专利虽然都公开了自动瞄准射击的方法理念,以及需要枪管能够根据识别信息进行万向调节的功能结构,但是并没有公开整个枪械设置的具体结构,以及枪管调节器和托枪平台这种重要调节部分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从其公开的内容中也无法得出控制枪口转向的具体实施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瞄准射击的智慧枪械,能够辅助射手自动完成快速准确的射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瞄准射击的智慧枪械,包含枪体、主枪托、扳机、目标识别系统和枪体转向装置,所述目标识别系统用于追踪锁定目标并向枪体转向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枪体转向装置用于控制主枪托上安装的枪体转向对准目标,所述扳机用于联动控制枪体射击;所述目标识别系统包含影像显示器、雷达识别器、基准星和运算控制器,所述雷达识别器和基准星同轴对应用于定位目标,所述运算控制器分别与影像显示器、雷达识别器和扳机信号连接;所述枪体包含副枪托和枪管,所述枪管顶部安装有基准星,所述枪管固定于副枪托顶部,所述副枪托底部通过枪体转向装置安装于主枪托顶部;所述枪体转向装置包含万向连接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和纵向调节机构,所述主枪托头端和副枪托头端通过万向连接机构万向转动连接,所述横向调节机构控制副枪托尾端横向转动,所述纵向调节机构控制副枪托尾端纵向转动。
进一步,所述万向连接机构包含竖直转轴和同时垂直于枪管轴线与竖直转轴轴线的水平销轴,所述竖直转轴顶端与副枪托头端以水平销轴为铰接轴线铰接,所述竖直转轴底端安装于主枪托头端并能绕自身轴线转动。
进一步,所述主枪托头端顶部与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转轴底端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
进一步,所述竖直转轴底端轴身设有环形卡槽,所述主枪托头端顶面设有适配竖直转轴底端插入的柱形槽孔,所述主枪托头端侧面设有贯通至柱形槽孔的插槽,所述插槽中适配插入有U型插件,且U型插件的两侧插接部分别与环形卡槽对应的两侧匹配插接。
进一步,所述U型插件设为弹性簧片,所述弹性簧片的插接部头端设有锁紧凸起,所述主枪托头端的插槽对应锁紧凸起设有锁紧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鸿敏,未经李鸿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