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荷检测装置、载荷检测方法和步行支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5368.9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检测 装置 方法 步行 支持 | ||
本发明涉及载荷检测装置、载荷检测方法和步行支持装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载荷检测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劣化的载荷检测装置。第一示例性方面是一种载荷检测装置,其包括:载荷检测部,该载荷检测部包括弯曲表面;施加构件,该施加构件包括平坦表面;和传递构件,该传递构件位于载荷检测部和施加构件之间。载荷检测部的弯曲表面和传递构件的第一表面彼此形成点接触,并且施加构件的平坦表面和传递构件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彼此形成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载荷检测装置、一种载荷检测方法和一种步行支持装置。
背景技术
载荷检测装置通常包括载荷检测部和将载荷施加到载荷检测部的施加构件,其中在载荷检测装置的组装期间,载荷检测部的弯曲表面与施加构件点接触,以便吸收载荷检测部和施加构件之间的相对倾斜。
应当注意,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第2017-49134号中公开的载荷检测装置在施加构件的表面上包括树脂部,该树脂部与载荷检测部形成接触,使得作为噪声成分的在剪切方向上的力不从载荷检测部的弯曲表面和施加构件之间的接触部传递到载荷检测部,其中当剪切力被施加到载荷检测装置时,施加构件相对于载荷检测部滑动。
发明内容
然而,本申请人已经发现以下问题。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第2017-49134号中公开的载荷检测装置具有以下问题:由于在载荷检测部的弯曲表面和施加构件的树脂部之间的接触部处的反复滑动,施加构件的树脂部变形,并且因此载荷检测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劣化。
本公开已经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并且本公开提供能够防止载荷检测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劣化的一种载荷检测装置、一种载荷检测方法和一种步行支持装置。
第一示例性方面是一种载荷检测装置,其包括:
载荷检测部,所述载荷检测部包括弯曲表面;
施加构件,所述施加构件包括平坦表面;以及
传递构件,所述传递构件位于载荷检测部和施加构件之间,其中
载荷检测部的弯曲表面和传递构件的第一表面彼此形成点接触,施加构件的平坦表面和传递构件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彼此形成面接触,并且,当剪切力被施加到载荷检测装置时,施加构件相对于传递构件的滑动量大于载荷检测部相对于传递构件的滑动量。
通过这种构造,当剪切力被施加到载荷检测装置时,施加构件和传递构件能够在施加构件的平坦表面和传递装置的第二表面之间的接触部处在剪切方向上相对地滑动并且吸收剪切力,由此防止施加构件的平坦表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形。因此,可以防止载荷检测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劣化。
在上述载荷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载荷检测部的弯曲表面和传递构件的第一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施加构件的平坦表面和传递构件的第二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优选的是,上述载荷检测装置还包括返回构件,所述返回构件被构造成当初始状态是没有剪切力被施加到载荷检测装置并且载荷检测部没有相对于传递构件移动的状态时,将传递构件返回到初始状态。
通过这样做,当消除了作用在载荷检测装置上的剪切力时,可以容易地使传递构件跟随载荷检测部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载荷检测部和传递构件之间的位置偏差。
在上述载荷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
施加构件具有带有底部的筒形形状,传递构件和返回构件被容纳在施加构件的内部,并且
利用盖构件覆盖返回构件的一部分,该盖构件被构造成防止返回构件从施加构件脱离。
通过这样做,可以防止返回构件从施加构件的内部脱离。
优选的是,上述载荷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被构造成将载荷检测部连接到传递构件,并且限制载荷检测部和传递构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