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机器臂的复合材料预浸带出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24624.2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业发;阎冬;张锦光;丁国平;郭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机器 复合材料 预浸带出料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机器臂的复合材料预浸带出料装置,包括框架及其上安装的主轴、回收轴,框架一外侧面安装有连接颈,另一外侧面安装有支架,且该外侧面安装有一对一号滚轮,支架上端安装有一对二号滚轮,支架中部设置有托板,托板套装在导杆上,托板上安装有一号张力传感器,托板与导杆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框架内侧面上安装有二号张力传感器、摆杆电机,摆杆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带通孔的摆杆,主轴上的预浸带依次经一对一号滚轮、一号张力传感器的滚轮、一对二号滚轮转向后缠绕到模芯上,主轴上的预浸带覆膜依次经二号张力传感器的滚轮、通孔转向后缠绕到回收轴上。本设计不仅能自动控制预浸带缠绕张力,而且能自动回收预浸带覆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器臂的复合材料预浸带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预浸料的某些性质直接带入复合材料中,是复合材料的基础。预浸带缠绕、铺放成型工艺过程可描述为首先将预浸带在预备机构中完成预浸带的张紧和预定形状的切割使之形成平行的预浸带、丝,再由压辊将预浸带、丝按照预定的轨迹或路径以合适的速度铺贴到模具或层合板表面。目前的碳纤维预浸带缠绕装置所采用的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异形芯模的缠绕工艺,并且不能满足现在柔性制造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浸带缠绕张力不可控、预浸带覆膜不可自动回收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预浸带缠绕张力可控、预浸带覆膜可自动回收的应用于机器臂的复合材料预浸带出料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机器臂的复合材料预浸带出料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一外侧面安装有与机器臂相连接的连接颈,框架的另一外侧面安装有支架,且该外侧面安装有一对一号滚轮,所述支架的一侧上端安装有与一对一号滚轮相对称的一对二号滚轮,支架的另一侧与框架相连接,支架的中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根导杆上,托板上安装有一号张力传感器,所述导杆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框架与支架所在外侧面相对的内侧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二号张力传感器、摆杆电机,所述摆杆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摆杆,摆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框架的顶端设置有缠绕有预浸带及预浸带覆膜的主轴,主轴与一号伺服电机相连接,主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号轴承座、一号电机座固定在框架上,主轴的下方设置有回收轴,所述回收轴与二号伺服电机相连接,回收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二号轴承座、二号电机座固定在框架的下部,所述预浸带依次经一对一号滚轮、一号张力传感器的滚轮、一对二号滚轮转向后缠绕到模芯上,所述预浸带覆膜依次经二号张力传感器的滚轮、通孔转向后缠绕到回收轴上。
所述导杆上位于托板与导杆顶端之间的部位套装有弹簧。
所述主轴的两端均插装有一号安装销,主轴一端的一号安装销通过一号轴承座安装在框架上,主轴另一端的一号安装销通过一号电机座与一号伺服电机相连接。
所述回收轴的两端均插装有二号安装销,回收轴一端的二号安装销通过二号轴承座安装在框架上,回收轴另一端的二号安装销通过二号电机座与二号伺服电机相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一号横板及其两端垂直连接的一号竖板、二号竖板,所述一号竖板远离一号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二号横板,二号横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一号L型支架,两个一号L型支架之间安装有一对二号滚轮,所述托板通过两根导杆安装在一号横板上,所述框架的外侧面上位于二号竖板上方的部位安装有二号L型支架,二号L型支架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三号L型支架,两个三号L型支架之间安装有一对一号滚轮。
所述框架由四块铝合金板合围而成,框架两端的铝合金板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摆杆电机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与摆杆相连接,所述摆杆的摆动角度为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