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1707.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渝;唐湘越;陈亮;侯春林;冯茗姝;程静;张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夏琴 |
地址: | 6114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电车 人机交互 界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与TCMS整车控制器通过列车总线连接;通过建立通讯数据点表实现所述TCMS整车控制器与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的通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系统根据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组态的方法进行模块化编程建立相应的组态模块,通过相应的组态模块实现控制TCMS整车控制器向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以及对TCMS整车控制器获取的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的状态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可以实时监视有轨列车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对相应子系统相关功能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司机的可操作性和对整车管理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极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列车行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方便司机对有轨电车的各个子系统的操作、监视与管理,可有效提高司机对列车的操控性、以及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机动化的进程,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布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新城区、开发区的建设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这有利于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中的使用。
1)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背景下,现代有轨电车的灵活多变特点能很好地适应连接新旧城之间以及新区内部的优质、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服务需求。
2)城市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考虑到城市交通投资的约束,现代有轨电车能与其它轨道交通相互协调,共同承担城市的交通需求,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竞争力,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3)在道路资源充分、施工条件良好的新城区,应尽量实现现代有轨电车路权专用,以提高运行速度和断面运能,实现快速、大容量的运输目标。
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可实时监视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对相应子系统相关功能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司机的可操作性和对整车管理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极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列车行驶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轨电车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与TCMS整车控制器通过列车总线连接;所述TCMS整车控制器用于向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及获取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的状态信息;
通过建立通讯数据点表实现所述TCMS整车控制器与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的通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系统根据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组态的方法进行模块化编程建立相应的组态模块,通过相应的组态模块实现控制TCMS整车控制器向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以及对TCMS整车控制器获取的有轨电车各个子系统的状态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组态模块采用更换不同背景颜色或图标样式的改变,来表示该组态模块对应功能所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还包括二次确认模块,用于对指定组态模块进行二次确认管理;当访问需要二次确认的指定组态模块时弹出选择确认或取消的对话框,当点击对话框中的确认按钮时,则发送该指定组态模块对应的功能指令至TCMS整车控制器进行相应控制,当点击对话框中的取消按钮时,对话框消失且不发送该指定组态模块对应的功能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系统采用多个页面,每个页面设置有用于页面跳转的组态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还包括密码模块,用于对指定页面进行密码权限管理;当访问设有密码的指定页时弹出密码输入的对话框,通过对键入密码与预设正确密码进行校对的方式进行密码权限管理:将键入密码进行取反操作,然后与预设正确密码值进行求和运算,当运算结果值为0时,表示密码输入正确,则跳转至相应的页面;否则表示密码输入错误,则进行密码输入错误的提示,且页面不跳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