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冷剂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9274.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穆宏磊;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吴伟杰;韩延超;刘瑞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A23B7/04;A23B7/05;C08F251/00;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冷剂 及其 保鲜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冷剂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也同时公开了蓄冷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蓄冷剂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由高吸水丙烯酸/丙烯酸钠/羟乙基壳聚糖聚合物与温度指示组成,特别适用于果蔬贮藏运输本发明蓄冷剂不仅具有高潜热,可降解等优点,而且可以在临界温度附近从有色转变为无色,便于使用者判断果蔬物流运输过程中所处环境温度是否利于果蔬贮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蓄冷剂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蓄冷技术诞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是利用某些工程材料的蓄冷特性,贮藏冷能并加以合理使用的一种实用贮能技术。自蓄冷技术的诞生以来,就在食品、化工、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变蓄冷材料是相变蓄冷系统中用来储存冷量的介质,其相变过程是近似等温的过程,利用相变过程存储和释放冷量。从材料的成分组成来看,一般分为有机相变蓄冷材料、无机相变蓄冷材料和高分子相变蓄冷材料三大类。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最多的是高分子相变蓄冷材料,该材料通过吸水性高分子材料与水及某些助剂形成凝胶,得到具有蓄冷性能的一种蓄冷材料。
但是目前使用中的蓄冷剂存一些不足,包括存在过冷现象,相分离,蓄冷量低,例如2011101584177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蓄冷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了NaCl、NH4Cl无机盐为主蓄冷材料,潜热值为275J/g,无机盐相变材料存在具有过冷现象和出现相分离现象等缺点;高分子材料蓄冷剂作为新型的蓄冷剂,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很多不可降解,危害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的要求越来越高,可降解、高冷量的蓄冷剂受到广泛的关注。专利2013100800106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蓄冷剂的制备方法。此外目前的蓄冷剂功能单一,不具备环境温度传感的功能,如果在物流过程中,蓄冷剂材料能反映包装箱内的温度信息,将有助于判断例如果蔬所处的温度环境信息,将可以更好地保证运输过程中果蔬的品质。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果蔬产量和面积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物流电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量果蔬采用物流电商的方式进行销售。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主要销售市场不在产地,果蔬保鲜贮运能力不足,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落后,果蔬生产每年存在巨大的损耗。为避免在高温季节造成果蔬品质的下降,果蔬物流电商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冷链的措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形成完整而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使得我国果蔬在采后运输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腐烂损失严重。而将蓄冷材料运用于果蔬冷链物流体系中,可以大大减少果蔬品质劣变,减少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物流过程中缺少冷链措施造成果蔬等易腐败变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冷剂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温度指示功能的蓄冷剂,可以方便的反映出包装环境内的温度范围,同时树脂中添加纤维素,使树脂具有可降解性能,环境友好。为果蔬在电商物流过程中品质保持提供一种方便、环保和高效的保鲜材料,起到延长果蔬采后贮藏时间,减少物流损失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蓄冷剂主要由高吸水聚合物和温度指示剂组成。
做为优先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蓄冷剂,主要由高吸水丙烯酸/丙烯酸钠/羟乙基壳聚糖聚合物添加温度指示剂组成,其中干态的高吸水聚合物与温度指示剂质量比为5:1-2:1。
本发明所述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中和度为60-80%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单体浓度为20-30%,加入5-10%的羟乙基壳聚糖,0.1-0.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1-0.5%二乙烯基砜,将反应瓶置于恒温加热器中通氮驱氧,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1-2小时后,加入温度指示剂,搅拌均匀后,冷冻干燥后得到本发明所述蓄冷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9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抽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