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和光流计融合的无人机传感器欺骗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6998.X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孟涟肖;唐盖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光流计 融合 无人机 传感器 欺骗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无人机飞行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PS和光流计融合的无人机传感器欺骗检测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人机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模型的融合级别属于决策层,融合架构属于后融合架构。模型的输入数据为GPS和光流计采集的原始数据,通过对任务中无人机实时采集的GPS和光流计的数据信息进行解析,根据两组数据分别计算出无人机实时的飞行路程;模型的输出为两组飞行路程数据融合后的信息。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发明实现了对GPS生成式欺骗的实时检测,高效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无人机飞行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PS和光流计融合的无人机传感器欺骗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系统的传感器是保证无人系统不对环境或自身造成伤害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任务过程中的无人机一旦发生传感器的数据异常或者丢失,极大可能会造成任务失败,严重时会导致机体坠毁,因此无人系统传感器的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传统的传感器安全工作通常只关注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而忽略了传感器本身的安全威胁分析和数据保护。此外,由于技术或成本的限制,商业传感器通常无法区分正常和异常数据。目前无人机传感器的攻击主要包括GPS欺骗、光流欺骗、超声干涉陀螺仪和机器视觉欺骗。
无人机的定位、导航和返航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GPS。然而,无人机使用的民用GPS信号结构是完全开放和未加密的,地面设备接收到的信号非常微弱。因此,GPS信号很容易受到干扰和欺骗。软件无线电的发展使得GPS欺骗变得容易且成本低廉,故在上述提到的几种欺骗里无人机最常见的欺骗是GPS欺骗。GPS欺骗可能导致无人机失控甚至被劫持,所以在目前复杂的物理环境中,不能再根据单一的传感器来控制无人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将多个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加以处理、综合和分析、从而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准确、更完整的估计和判决的技术,根据这项技术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和搞笑的掌握无人机的实时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PS和光流计融合的无人机传感器欺骗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以设定的采样频率实时采集GPS传感器和光流计的数据;
GPS传感器单次采样得到的经纬度数据为(xt,yt);其中,t为采样次数;xt为经度;yt为纬度;光流计单次采样得到的数据为(at,bt,ct);其中,at为无人机的对地距离,单位为米;bt为以弧度表示的累积光流,其中一个正值是由围绕X体轴的RH旋转产生的;ct为以弧度表示的累积光流,其中一个正值是由围绕Y体轴的RH旋转产生的;
步骤2:根据相邻两次的GPS传感器数据,计算GPS传感器得到的无人机在两次数据采样中的飞行距离并与上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到GPS传感器测得的无人机在任务时间内的飞行路程
其中,R为地球半径;
步骤3:利用光流计采样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无人机在两次采样中一个像素点的移动距离,即飞行距离并与上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到光流计测得的无人机在任务时间内的飞行路程
步骤4:计算GPS传感器测得的无人机在任务时间内的飞行路程与光流计测得的无人机在任务时间内的飞行路程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dif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