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位置报警系统的报警距离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5915.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石英;何湘竹;刘劲松;邵祥东;陈洲;高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3/06 | 分类号: | B61L23/06;B61L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3 | 代理人: | 宋业斌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位置 报警 系统 距离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位置报警系统的报警距离控制方法,包括:终端节点使用第一信道接收来自于主网络的报警数据包,并判断该报警数据包是否来自于首通讯节点,如果不是则终端节点获取该报警数据包中的里程信息ADDR1,切换到第二信道,终端节点判断第二信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终端节点向主网络发送位置查询请求,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主网络的位置查询响应,如果是则终端节点统计从当前时刻开始的预设时间内从主网络接收到的所有位置查询响应。本发明能解决现有列车位置报警系统报警信号传输距离过远,导致距离列车较远的施工人员因接收到报警信息并过早离开铁路施工路段,从而耽误铁路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营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列车位置报警系统的报警距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下,列车位置报警系统已经在铁路运营防护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使用,其可以检测列车是否到来,从而提醒铁路现场的施工人员及时避让,以避免列车撞人事故的发生。
然而,现有的列车位置报警系统均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技术问题:首先,该列车位置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传输距离过远,使得距离列车较远的施工人员也会接收到报警信息并因此过早离开铁路施工路段,从而耽误铁路施工进度;此外,即使一些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报警信息的传输跳数,但在施工人员移动的情况下,该系统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定位,从而影响了该系统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位置报警系统的报警距离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列车位置报警系统报警信号传输距离过远,导致距离列车较远的施工人员因接收到报警信息并过早离开铁路施工路段,从而耽误铁路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以及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定位,从而影响了该系统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位置报警系统的报警距离控制方法,是应用在包括首通讯节点、多个中间通讯节点、尾通讯节点、以及多个终端节点的列车位置报警系统中,其中首通讯节点、多个中间通讯节点、尾通讯节点依次组成主网络,所述报警距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节点使用第一信道接收来自于主网络的报警数据包,并判断该报警数据包是否来自于首通讯节点,如果是则终端节点通过语音信号播报该首通讯节点的里程信息,然后过程结束,否则进入步骤(2);
(2)终端节点获取该报警数据包中的里程信息ADDR1,切换到第二信道;
(3)设置计数器i=0;
(4)判断计数器i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终端节点通过语音信号播报里程信息ADDR1,然后过程结束,否则转入步骤(5);
(5)终端节点判断第二信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则终端节点持续等待,并重复本步骤的判断过程;
(6)终端节点向主网络发送位置查询请求,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主网络的位置查询响应,如果是则进入步骤(8),否则进入步骤(7);
(7)设置i=i+1,终端节点等待预设时延,并返回步骤(4);
(8)终端节点统计从当前时刻开始的预设时间内从主网络接收到的所有位置查询响应,从所有位置查询响应中提取对应节点的里程信息,对这些里程信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排序结果中的一个中间值ADDR2,并根据中间值ADDR2和步骤(2)获取的里程信息ADDR1计算二者差值的绝对值ADDR=|ADDR2-ADDR1|;
(9)终端节点判断步骤(8)得到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终端节点通过语音信号播报里程信息ADDR1,过程结束,否则过程结束。
优选地,报警数据包中包括主网络中各个节点的ID、以及各个节点的里程信息,其中里程信息用于指示该节点的当前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