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茶树花食品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221.1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源;徐玉刚;徐静;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5/20;A23L3/4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茶树 食品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茶树花食品的加工工艺,该茶树花食品由茶树花、荷叶、白芸豆、梨果仙人掌、牛蒡、紫薯制成,该茶树花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备添加液;第二步、蒸熟茶树花;第三步、采用特制的混料装置对添加液与蒸熟的茶树花不断捶打糅合;第四步、将上述混合物经过冻干、灭菌、包装操作。本发明的茶树花通过蒸煮方式及科学配伍荷叶、白芸豆、梨果仙人掌、牛蒡、紫薯等,能够去除茶树花原有的苦涩味,形成即食茶树花良好的口感;通过冻干技术直接制成成品,完整保留了茶树花的功能性成分,使得即食茶树花具有茶树花的全部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得到一种口感佳、营养保健的即食型茶树花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即食茶树花食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树花是茶叶树开的花,富含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茶精油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也是国家认可的新食品原料。但是,由于茶树花食用时有“涩苦”的感觉,口感不佳,影响了茶树花食品的大众接受度,致使茶树花相关食品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市面上很少有茶树花食品的身影。
目前,茶树花相关食品的加工技术存在着下列缺点:1、口感差,一般都有严重的苦涩味,消费者对于口感评价不高;2、一般采用高温干燥、高温杀菌,导致其功能性成分和营养物质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茶树花食品的加工工艺,茶树花通过蒸煮方式及科学配伍荷叶、白芸豆、梨果仙人掌、牛蒡、紫薯等,能够去除茶树花原有的苦涩味,形成即食茶树花良好的口感;通过冻干技术直接制成成品,完整保留了茶树花的功能性成分,使得即食茶树花具有茶树花的全部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得到一种口感佳、营养保健的即食型茶树花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即食茶树花食品的加工工艺,该茶树花食品由茶树花、荷叶、白芸豆、梨果仙人掌、牛蒡、紫薯制成,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如下:茶树花40-60份、荷叶10-20份、白芸豆0-5份、梨果仙人掌0-5份、牛蒡0-5份、紫薯0-5份;
该茶树花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量荷叶、白芸豆、梨果仙人掌、牛蒡和紫薯,混合后破碎,搅打成糊状,加入3-4倍体积的纯净水,小火慢熬提取50-60分钟,去渣留液,得到添加液;
第二步、鲜茶树花经过挑选、去蒂、共振清洗后,进行蒸煮,大火蒸煮18-20分钟后转小火蒸煮35-45分钟,得到蒸熟的茶树花;
第三步、将蒸熟的茶树花置于混料装置的混料罐内,再将添加液加入至进料罐内,同时开启进液管上的阀门和液压缸,喷头将添加液雾化成喷雾状态,并喷入蒸熟的茶树花内,液压缸带动第一捶打棍和第二捶打棍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捶打辊不断进行捶打操作,添加液与蒸熟的茶树花不断捶打糅合,直至添加液全部添加完毕,得到混合物;
第四步、将上述混合物再经过冻干、灭菌操作后,再包装,得到即食茶树花食品。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承载架体和安装于承载架体上的共混装置;
承载架体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固定有四根支撑柱,承载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混料罐,承载板的上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固定有四根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平行于承载板设置;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圆筒,连接圆筒与第一圆形通孔贯通;
共混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喷雾机构和捶打机构,进料机构和捶打机构均安装于承载架体上,喷雾机构安装于捶打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