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扬声器的无点胶制程及其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4814.6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3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迪芬尼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516223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扬声器 无点胶制程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扬声器的无点胶制程及其扬声器,包括:形成盆体,接合盆体与音圈以形成振动组件,固定轭铁、磁铁组及华司以形成磁路组件,接合盆架与磁路组件,以及接合盆架与振动组件以组配为扬声器,其中,前述制程步骤中未使用胶水;本发明的的扬声器,包括:盆体;音圈,其接合盆体以形成振动组件,音圈的音圈骨架与所述盆体之间的接合处具有透过熔接工艺所形成的第一熔接层,磁路组件包括固定于一体的轭铁、磁铁组及华司,以及,盆架接合于所述磁路组件及所述振动组件、其中,所述盆架与所述磁路组件之间的接合处具有透过注塑成型工艺所形成的注塑接合件,且所述盆架与所述磁路组件之间的接合处具有透过所述熔接工艺的第二熔接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扬声器及其扬声器,尤其是一种无点胶制程及由无点胶制程所制造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别称”喇叭”作为个人音乐设备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扬声器主要包括有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及盆架;磁路系统包括永磁铁、轭铁及华司;振动系统包括盆体(振膜)、音圈、以及定芯支片(弹波);一般振膜(盆体)与框架之间、或振膜(盆体)与悬边之间都是采用高分子材料的胶水进行胶合,而永磁铁、轭铁及华司也是使用胶水固定于盆架底部,由于所需黏着的部件往往是光滑表面的材料,涂覆胶水于光滑表面上所能挥发的黏着效果有限,且由于胶水不具备较高的耐热性,在高温环境下,分子结构的键结力会在高温环境下强度降低而容易断裂,且湿气也容易使水性胶受潮而逐渐丧失粘性,而且使用胶水固定的扬声器也需等待有机溶剂挥发及胶水固化,而必须分阶段处理,造成制程时间冗长,还需要占据厂房空间储存这些待胶水固化的扬声器组件。
除了使用接着剂会有白化问题外,由于胶水调制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在挥发过程中,除了会有难闻的气味之外,对于人体呼吸和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对于用户或产线作业人员的身体危害甚巨,甚至可能因此导致癌症或白血病等疾病。
此外,因应环保规范,化学废弃物的丢弃需要先经过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一般会使用专门回收清洁胶水的溶剂,但也因而导致了废弃物处理费用的增加。
对此,业界亟需可以减少点胶制程或甚至不需点胶的扬声器制程。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扬声器的无点胶制程及无点胶制程所制造的扬声器,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胶水也不须点胶制程,使得制造过程其成品不会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更不会存在脱胶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扬声器的无点胶制程,包括:形成盆体;接合所述盆体与音圈以形成振动组件;固定轭铁、磁铁组及华司以形成磁路组件;接合盆架与所述磁路组件;以及接合所述盆架与所述振动组件以组配为扬声器;其中,前述制程步骤中未使用胶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形成盆体的步骤包括:形成椎盆或振膜;以及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悬边于所述椎盆或振膜的外缘,以形成所述盆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形成椎盆或振膜的步骤包括:热压成型由热塑性材料所包覆的纤维预浸布的鼓纸,以形成所需外型的椎盆或振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纤维预浸布的鼓纸为玻璃纤维预浸布或碳纤维预浸布,且所述热塑性材料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酰亚胺、或改性聚丙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悬边为改性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包括热塑性改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改性苯乙烯类弹性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接合所述盆体与音圈的步骤包括:透过熔接工艺接合所述盆体与所述音圈的音圈骨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熔接工艺为激光熔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迪芬尼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迪芬尼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