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可调控抗凝血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4056.8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路德待;金媛湲;王相雅;刘倩倩;毛桂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9/48 | 分类号: | C08G69/48;C08G69/10;A61P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调控 抗凝 降解 高分子材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活性可调控抗凝血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具体为:在250 mL的单颈烧瓶中加入50g 的L-谷氨酸、150 mL苯甲醇和27 mL氢溴酸,在70℃温度下,抽真空进行反应,待烧瓶内溶液全部澄清后降至室温,得混合反应溶液,将该混合反应溶液缓慢倒入按体积比V三乙胺 : V乙醇=1︰7由三乙胺和乙醇混合而成的混合溶液中,均匀搅拌后,于0℃下静置12 h;抽滤分离,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用质量分数为5%的乙醇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干燥,得L-谷氨酸-5-苄酯;在装有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氮气保护装置的10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g 的L-谷氨酸-5-苄酯以及30mL经过重蒸除水处理后的四氢呋喃;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溶有0.6g三光气的10mL四氢呋喃溶液,加热搅拌,温度升至65℃时,将恒压滴液漏斗中的三光气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含有L-谷氨酸-5-苄酯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65℃下继续搅拌,至溶液澄清后再继续反应1h;随后进行尾气吸收处理:通入氮气将反应中残余的光气及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带入到含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中;将反应液减压蒸出溶剂以浓缩反应液,随后加入适量的正己烷,静置后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得到粗产物,用正己烷和四氢呋喃对该粗产物进行重结晶,得产物,将该产物抽滤并干燥,得到L-谷氨酸-5-苄酯-N-羰基内酸酐;
在装有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氮气保护装置的10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0.51g的L-半胱氨酸和30 mL无水THF,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溶有0.31 g三光气的10mL四氢呋喃溶液,加热搅拌,升温至65℃,维持此温度并缓慢将恒压滴液漏斗中的三光气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待溶液澄清后再继续反应1h,进行尾气吸收处理:通氮气将残余的光气及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带入到含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处理;然后将反应液减压蒸出溶剂以浓缩反应液,加入适量的正己烷,得到白色固体,用正己烷和四氢呋喃对该白色固体进行重结晶,将重结晶产物抽滤干燥后,得到L-半胱氨酸-N-羰基内酸酐;
在另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氮气保护装置的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0.68g 的O-叔丁基-L-丝氨酸和30mL无水四氢呋喃,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溶有0.41 g三光气的10 mL四氢呋喃溶液,加热搅拌,升温至65℃,缓慢地将恒压滴液漏斗中的三光气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到该三颈烧瓶中,溶液澄清后再继续反应1h;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通氮气将残余的光气及氯化氢气体带入到含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装置中进行处理;然后减压蒸出溶剂以浓缩反应液,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加入正己烷,得到白色固体后,过滤得到粗产物,随后用正己烷和四氢呋喃对该粗产物进行重结晶,抽滤并干燥后,得到O-叔丁基-L-丝氨酸-N-羰基内酸酐;
将0.68g 的O-叔丁基-L-丝氨酸-N-羰基内酸酐、1g 的L-谷氨酸-5-苄酯-N-羰基内酸酐和0.61g 的L-半胱氨酸-N-羰基内酸酐溶解于8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装有氮气保护和磁力搅拌装置的100 mL圆底烧瓶中,逐滴滴加12 mg三乙烯四胺,25 ℃温度下反应72 h 后分别用蒸馏水、乙醇溶液洗涤三次并沉淀离心,得到聚(O-叔丁基-L-丝氨酸)-聚(L-谷氨酸-5-苄酯)-聚(L-半胱氨酸)共聚物;
将该聚(O-叔丁基-L-丝氨酸)-聚(L-谷氨酸-5-苄酯)-聚(L-半胱氨酸)共聚物加入100mL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圆底烧瓶中,再加入30 mL溶有5g氢氧化锂的甲醇水溶液中,在50℃温度下冷凝回流反应24h,随后减压蒸出甲醇溶液,并在剩余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6~38%的浓盐酸,得到白色沉淀,过滤,在6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共聚物聚(O-叔丁基-L-丝氨酸)-聚(L-谷氨酸)-聚(L-半胱氨酸);然后将该聚(O-叔丁基-L-丝氨酸)-聚(L-谷氨酸)-聚(L-半胱氨酸)加入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体积比为V三氟乙酸︰V盐酸=2︰1的三氟乙酸和盐酸混合酸溶液,在0 ℃下反应2 h至溶液澄清,以脱去O-叔丁基;反应结束后加入蒸馏水,析出大量白色沉淀,离心过滤,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24h,得聚(L-丝氨酸)-聚(L-谷氨酸)-聚(L-半胱氨酸);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5g聚(L-丝氨酸)-聚(L-谷氨酸)-聚(L-半胱氨酸)和2mL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10mL蒸馏水,待聚(L-丝氨酸)-聚(L-谷氨酸)-聚(L-半胱氨酸)完全溶解后,在0℃下反应12 h,加入乙醇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离心过滤,在40℃下真空干燥24h,制得活性可调控抗凝血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可调控抗凝血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的抗凝血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聚(L-丝氨酸)-聚(L-谷氨酸)-聚(L-半胱氨酸),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 x : y : z = 1 : 1 : 1~4,n = 65~346,该结构式的分子量为16100~48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0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