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石墨化碳点的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09825.5 申请日: 2020-01-06
公开(公告)号: CN111170321B 公开(公告)日: 2023-03-24
发明(设计)人: 储茂泉;孟天恺;付锴;章泽飞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3/12 分类号: C01B33/12;C01B32/184;C01B32/15;A61K47/04;A61K41/00
代理公司: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刘宗磊;王一琦
地址: 20000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石墨 化碳点 纳米 空心球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墨化碳点的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以正硅酸四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盐酸为原料,制备含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硅球,然后将这种硅球分散于无水乙醇中,高温加热,加热过程,形成空心二氧化硅,同时,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无水乙醇也在加热过程中在硅球中碳化,即,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石墨化碳点的形成过程与该两种纳米粒子的复合过程是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一步完成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过程简捷,成本低廉,获得的含石墨化碳点的空心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粒子,生物相容性好,在光热治疗、药物装载、药物缓释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含石墨化碳点的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化碳点,即具有石墨结构的纳米碳粒子,包括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点等。石墨化碳点在药物输送、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荧光成像以及生物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等方面有应用前景。但是,作为单纯的石墨化碳点,其功能是有限的。将石墨化碳点与其它材料复合,形成功能强大的复合粒子,则将有利于推动石墨化碳点在更广阔的领域里的应用。制备复合粒子,通常的方法是先制备好几种粒子,然后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连接等途径将这几种粒子组装成一个粒子。例如,将石墨烯量子点与金纳米粒子复合,可以先通过浓硝酸处理炭黑获得表面羧基化的石墨烯量子点,同时合成巯基乙胺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再通过石墨烯量子点表面羧基与金纳米粒子表面氨基形成酰胺键的方法,将石墨烯量子点与金纳米粒子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粒子可用于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检测[Siong Luong Ting,Shu Jing Ee,Arundithi Ananthanarayanan,Kam Chew Leong,Peng Chen.Graphenequantum dots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ons.Electrochimica Acta 172(2015)7–11];再如,将石墨烯量子点与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方法是,先以炭黑为原料合成表面带羧基的石墨烯量子点,同时合成表面带氨基的介孔二氧化硅,然后通过石墨烯量子点上的羧基与介孔二氧化硅表面的氨基反应,通过酰胺键将石墨烯量子点与介孔二氧化硅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复合粒子可用于载药和光热治疗[Yan Gao,Shuangling Zhong,Lifeng Xu,Shihao He,YuemingDou,Shengnan Zhao,Peng Chen,Xuejun Cui.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cappedwith graphene quantum dots as multifunctional drug carriers for photo-thermaland redox-responsive release.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78(2019)130–137]。

将石墨化碳点与其它材料事先分别制备好,然后再复合,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过程较复杂,过程复杂必将带来高成本,另外,石墨化碳点只能复合到另一种材料的表面,复合上去的石墨化碳点的量有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以一锅法的方法将石墨化碳点与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在一起,该方法无需事先合成好石墨化碳点和空心二氧化硅然后再将二者复合,而是在一种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形成过程,同时形成石墨化碳点,二者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进行,合成反应结束,石墨化碳点也就完成了与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复合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石墨化碳点的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