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4720.0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4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楼;雷军伟;赵建;王喜俊;潘辉;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电力 载波通信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其系统,利用高压电力线沿线周围存在的“桶状”电离场进行载波通信,S1、制作桶状金属耦合器,桶状金属耦合器为一端开放而另一端设置有桶盖的金属桶,桶盖开设有中心孔;金属桶内壁和桶盖内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厚度满足绝缘要求;S2、在同一条高压电力线路的各个端部分别安装桶状金属耦合器,实现外部信号电场与高压电力线的所述“桶状”电离场之间感应耦合;S3、各个端部的桶状金属耦合器外壁分别通过信号线接线端子和高压通信电缆与超高频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收发信机连接,即可进行多地点超宽带通信。本发明优点在于信号耦合安全稳定、通信通道带宽、内阻抗稳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载波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 (英文Power Line Carrier,简称PLC) 通信是利用高压电力线(在电力载波领域通常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压电力线(指10kV电压等级)或低压配电线(380V/220V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利用现有电力线,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力线路就能进行数据传递,具有灵活、经济等技术优势,在覆盖分布范围广、节点数量大的配用电通信网络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传统电力载波通信并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电力通信高可靠、实时通信的要求,其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供电区域内传送,即电力线载波通讯信号无法在各电压等级间相互通信;
2、我国统一规定电力线载波通信使用频率范围为40-500KHz,带宽窄,数据传输速率低;
3、由于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复杂、连接负载众多且经常发生变化,使得电力线信道会受多种性质不同的噪声信号叠加影响,导致信道噪声具有连续性、周期性、随机性以及多变性等特点。同时,由于电力线的趋肤效应损耗、电介质损耗,以及线路分支、阻抗不连续等原因,载波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较大衰减,在一定程度上对PLC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4、电力线载波通信时,发送端将信号进行调制后通过PLC耦合器耦合进入电力线路,然后接收端在通过PLC耦合器接收电力线上耦合的信号,在通过解调后得到最终的传输数据。PLC耦合器是将通信设备与电力线路连接的重要部分,但其设备复杂,其中的阻波器、结合滤波器、耦合电容器等易遭雷击放电击穿损坏;且一般的扩频载波、OFDM等宽带信号与这些器件阻抗特性匹配较差,影响长途远距离通信。即使采用信号预失真方法匹配线路与宽带滤波共同带宽失真,也会因气候变化时出现的持续放电等干扰而无法稳定通信,严重影响了系统测控的应用。
因此,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自身固有的信号干扰、衰减和通信通道不稳定问题,导致实时和可靠性差,无法满足电力通信的需求,更谈不上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高可靠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利用高压电力线沿线周围存在的“桶状”电离场进行载波通信,步骤如下:
S1、制作桶状金属耦合器,所述桶状金属耦合器为一端开放而另一端设置有桶盖的金属桶,所述桶盖开设有中心孔;所述金属桶内壁和桶盖内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厚度满足绝缘要求;
S2、在同一条高压电力线路的各个端部分别安装桶状金属耦合器,实现外部信号电场与高压电力线的所述“桶状”电离场之间感应耦合;安装时,桶状金属耦合器套装在高压电力线上并通过绝缘支撑固定;桶状金属耦合器的桶盖与各个所述端部处安装的均压环之间的间距A、桶盖中心孔直径D以及桶状金属耦合器的长度L和半径B,按照表1确定;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皱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