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4720.0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4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楼;雷军伟;赵建;王喜俊;潘辉;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电力 载波通信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压电力线沿线周围存在的“桶状”电离场进行载波通信,步骤如下:
S1、制作桶状金属耦合器,所述桶状金属耦合器为一端开放而另一端设置有桶盖的金属桶,所述桶盖开设有中心孔;所述金属桶内壁和桶盖内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厚度满足绝缘要求;
S2、在同一条高压电力线路的各个端部分别安装桶状金属耦合器,实现外部信号电场与高压电力线的所述“桶状”电离场之间感应耦合;安装时,桶状金属耦合器套装在高压电力线上并通过绝缘支撑固定;桶状金属耦合器的桶盖与各个所述端部处安装的均压环之间的间距A、桶盖中心孔直径D以及桶状金属耦合器的长度L和半径B,按照以下数据确定: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10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6-8m,间距A为0.7-1.0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0.7-1.0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0.3m;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35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8-12m,间距A为1.0-1.5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1.0-1.5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0.5m;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110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12-20m,间距A为1.5-2.5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1.5-2.5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0.7m;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220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20-40m,间距A为3.0-5.0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3.0-5.0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1.0m;
S3、各个端部的桶状金属耦合器外壁分别通过信号线接线端子和高压通信电缆与超高频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收发信机连接,在所述高压通信电缆上安装有放电器和浪涌保护器,即可通过所述超高频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收发信机进行多地点超宽带通信。
2.一种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一条高压电力线路的各个端部,套装在各个所述端部高压电力线路上的桶状金属耦合器;所述桶状金属耦合器为一端开放而另一端设置有桶盖的金属桶,所述桶盖开设有中心孔;所述金属桶内壁和桶盖内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厚度满足绝缘要求;桶状金属耦合器通过绝缘支撑套装在高压电力线上,桶状金属耦合器的桶盖与各个端部处安装的均压环之间的间距A、桶盖中心孔直径D以及桶状金属耦合器的长度L和半径B,按照以下数据确定: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10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6-8m,间距A为0.7-1.0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0.7-1.0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0.3m;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35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8-12m,间距A为1.0-1.5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1.0-1.5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0.5m;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110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12-20m,间距A为1.5-2.5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1.5-2.5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0.7m;
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220KV时,桶状金属耦合器长度L为20-40m,间距A为3.0-5.0m,桶状金属耦合器的半径B为3.0-5.0m,桶盖中心孔直径D为1.0m;
各个端部的桶状金属耦合器外壁分别通过信号线接线端子和高压通信电缆与超高频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收发信机连接,在所述高压通信电缆上安装有放电器和浪涌保护器,即可通过所述超高频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收发信机进行多地点超宽带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7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皱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