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4434.4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谈孝凤;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斌;张君 |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F40/174;G06T11/20;G06Q50/02;A01G22/25;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晚疫病 中心 病株 出现 时间 预警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输入的马铃薯的品种信息及马铃薯的第一株出苗时间,根据品种信息确定用于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的参考曲线;获取马铃薯所在种植区域自第一株出苗时间起每天的气象因子数据,并基于获取到的各气象因子数据,采用预警模型生成马铃薯侵染曲线;马铃薯侵染曲线包括多条;在生成的马铃薯侵染曲线中出现参考曲线时,获取自参考曲线的出现日期起预设天数内种植区域的气象信息,并根据预设天数内的气象信息,计算得到相应的侵染分值;根据侵染分值对照参考曲线,获取并输出中心病株出现时间。其能够精准掌握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中心病株出现时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马铃薯中心病株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马铃薯预警模型主是基于一定气象条件规则的人工预警技术。该模型是基于感病品种和病原菌存在的条件下,以田间逐小时相对湿度和温度为依据,当生长季节出现符合模型设定任何一种情形后,晚疫病菌的孢子将进入叶片内,即开始进入侵染过程。只要得到以后每天的平均温度,就可以根据Conce的参数提供的数据得到一个分值,然后将每天得到的分值进行累加,得够7分表明一个侵染过程已经结束。
而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受品种、小气候因素,预警值差异相对大,该模型的对高感品种具有高准确性。但是我国马铃薯种植品种多而复杂,一般分为早、中、晚品种,而早熟品种为高感品种,而中晚熟品种抗性存在不同的差异,差异极大,用该模型不能完全对早中晚品种开展中心病株的预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警的方法,其能够精准掌握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中心病株出现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当前输入的马铃薯的品种信息及所述马铃薯的第一株出苗时间,根据所述品种信息确定用于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的参考曲线;
获取所述马铃薯所在种植区域自所述第一株出苗时间起每天的气象因子数据,并基于获取到的各所述气象因子数据,采用预警模型生成马铃薯侵染曲线;其中,每天的所述气象因子数据以预设时间间隔进行监测获取;所述马铃薯侵染曲线包括多条;
在生成的所述马铃薯侵染曲线中出现所述参考曲线时,获取自所述参考曲线的出现日期起预设天数内所述种植区域的气象信息,并根据所述预设天数内的所述气象信息,计算得到相应的侵染分值;
根据所述侵染分值对照所述参考曲线,获取并输出中心病株出现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获取到的各所述气象因子数据,采用预警模型生成马铃薯侵染曲线,包括:
基于所述气象因子数据,按照预设的第一关系表计算侵染湿润期形成的次数和程度;其中,所述程度包括轻、中等、重和极重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关系表用于表征致病疫霉侵染严重程度与湿润期持续的时间和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侵染湿润期形成的次数和程度确定所述品种信息所对应的侵染湿润期形成时间;
在确定所述侵染湿润期形成时间后,根据所述侵染湿润期形成时间后的每天的平均温度按照第二关系表得到相应的分值,对所述分值进行累加并根据累加后的得分生成相应的所述马铃薯侵染曲线;
其中,所述第二关系表用于表征分值与平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品种信息确定用于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的参考曲线,包括:根据所述品种信息,由预先存储的品种信息与参考曲线对照表中获取相应的所述参考曲线;
其中,所述品种信息与参考曲线对照表中包含多个马铃薯的品种,以及与所述品种相对应的参考曲线的代数和次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斌;张君,未经张斌;张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