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0343.3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丁统帅;朱振羽;黄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J3/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胶囊 制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将液态的药液低温冻凝为固态的药液块后,再在其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制得软胶囊制剂。具体包括步骤:(1)制备处方量的具有转移棒的药液块;(2)将处方量的药液块浸入胶液池中进行涂挂处理,在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得胶囊坯体;(3)待胶囊坯体表面的胶皮冷却定型后去除其上的转移棒,并对胶囊坯体顶端凸出丸体的部分进行封口处理;(4)收集封口处理后的胶囊坯体,经干燥等后续工序处理后,得软胶囊制剂。该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成品控制率高且生产成本低,实现了对于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的高效生产;且其产生废胶量很小,明胶单耗显著降低,经济实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软胶囊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迅猛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品种产量不断增加,中药软胶囊制剂也掀起开发热潮。目前软胶囊的制造工艺基本以滴制法和旋转模压法为主,当遇到部分品种处方药液偏厚(即混悬液药液固体颗粒含量高,偏粘稠)时便会发生注射器堵塞等问题频出的状况或者直接无法生产,严重影响了软胶囊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种拓展。
此外,压制法会产生大量网胶,且回收利用难度较大,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而滴制法生产速度相对较慢,工艺流程复杂,且装量200mg以上时成型较差,品控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软胶囊制备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处方药液偏厚时胶囊剂型生产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成品控制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以实现对于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的高效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将液态的药液低温冻凝为固态的药液块后,再在其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制得软胶囊制剂。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中,包括如下步骤:
(1)将药液按处方量定量灌装入模具中,并从定量模具顶端缺口处插入转移棒,然后进行低温冻凝处理,溶霜脱模后形成药液块;
(2)将处方量的药液块浸入胶液池中进行涂挂处理,在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得胶囊坯体;
(3)待胶囊坯体表面的胶皮冷却定型后去除其上的转移棒,并对胶囊坯体顶端凸出丸体的部分进行封口处理;
(4)收集封口处理后的胶囊坯体,经干燥等后续工序处理后,得软胶囊制剂。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中,包括如下步骤:
(1)将药液灌入模具中经低温冻凝后溶霜脱模,然后通过定型模具挤出,定量切割成若干药液块,并在每个药液块上插入转移棒;
(2)将处方量的药液块浸入胶液池中进行涂挂处理,在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得胶囊坯体;
(3)待胶囊坯体表面的胶皮冷却定型后去除其上的转移棒,并对胶囊坯体顶端凸出丸体的部分进行封口处理;
(4)收集封口处理后的胶囊坯体,经干燥等后续工序处理后,得软胶囊制剂。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中,步骤(1)中采用自动给料机将药液灌装入模具中;所述溶霜脱模采用20-30℃的脱模水喷淋模具外表面使药液块与模具分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中,步骤(1)中将灌装药液后的模具转运至低温盐水池中进行低温冻凝。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中,步骤(1)中所述转移棒为不锈钢棒或明胶棒。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中,步骤(2)中在胶囊坯体表面未完全凝固的胶皮上印花或包裹辅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