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提高淫羊藿药材资源利用率和品质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0230.3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路金才;吕重宁;赵玉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296 | 分类号: | A61K36/296;F26B9/06;F26B21/00;F26B21/10;F26B25/22 |
| 代理公司: | 沈阳飞扬灵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5 | 代理人: | 靳玲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提高 淫羊藿 药材 资源利用率 品质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提高淫羊藿药材资源利用率和品质的加工方法,将采收后的新鲜淫羊藿叶子,除去杂质及残茎,平铺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120‑135℃烘干30‑50min,取出放凉,即得。与现有的技术及传统干燥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干燥加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淫羊藿药材品质,使得淫羊藿中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含量大幅升高,达到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同时,其它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几乎不下降;并且能够改善市售淫羊藿质量普遍不合格的现状,使得因达不到药典标准而弃用的药材能够重新加以利用,大大提升了淫羊藿药材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淫羊藿药材资源的浪费,又能为中药材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淫羊藿药材干燥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系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为2015版《中国药典》所载的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Nakai的干燥叶,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中有效成分为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如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等。2015版《中国药典》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作为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并规定不得低于0.5%,但市售淫羊藿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往往达不到药典标准。我们于2014年对全国范围内104批市售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等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4批药材的淫羊藿苷含量仅为0.01%~0.17%,所有批次均远低于药典标准,品质普遍较差。
目前,我国淫羊藿药材来源仍以野生淫羊藿为主,药农在采收淫羊藿时常连根拔起,导致野生淫羊藿资源量锐减。同时这些淫羊藿经传统干燥方法,如阴干或晒干加工后,绝大多数却为指标性成分含量不合格药材,无法应用到实际的临床中,由此造成了淫羊藿资源的极大浪费。据调查,市售淫羊藿药材的价格往往和淫羊藿苷含量挂钩,淫羊藿甘含量每升高0.2%,每公斤价格可增加20至30元。
因此在当前我国野生淫羊藿药材锐减、指标性成分普遍较低,多数无法达到药典标准的情况下,寻找一种方便可行的技术方法和方案来提高淫羊藿药材的品质,提升其中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的含量,不仅能使淫羊藿药材品质显著提高,增加淫羊藿药材利用率,避免淫羊藿资源的浪费,又能为中药材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专利《一种淫羊藿饮片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1810409730.5)设计了一种淫羊藿饮片的加工方法,于75~80℃对淫羊藿药材进行烘干,时间为2~4小时。该方法不仅耗时长,且采用的低温烘干方法并不能使淫羊藿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大幅升高。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淫羊藿叶片经40~80℃烘干后,淫羊藿苷的含量仅为0.23%~0.29%,与传统阴干方法(淫羊藿苷含量为0.24%左右)相比,淫羊藿苷的含量并无明显提高。
专利《一种提高淫羊藿苷含量的药材加工处理方法》(申请号:201910222148.2)提供了一种提高淫羊藿苷含量的药材加工处理方法,将晾干的淫羊藿叶片置于温度45~55℃的烘箱中鼓风烘干,直至其含水量低于15%为止,而后将干燥后的淫羊藿叶片放入多层蒸箱中以水蒸气蒸制10~40min。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的干燥、蒸制、淋洗直至最后阴干的步骤极其繁琐,费时费力,不适于在药企大规模生产中使用。同时,我们对其方法进行了重复,发现淫羊藿苷的含量提升度有限,同上述所述专利《一种淫羊藿饮片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1810409730.5)的提升水平近乎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