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9679.5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国 |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包括:流量调节部(12),调节在发动机(1)与散热器(9)间循环的冷却水的流量;水温检测部(17),检测流通于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水温检测部(21),计算冷却水的目标水温;偏差计算部(22),基于水温和目标水温计算水温偏差;目标开度计算部(24),基于水温偏差计算用于达成目标水温的流量调节部(12)的目标开度;开闭方向判断部(25),基于目标开度的变化状态判断流量调节部(12)的开闭方向;控制速度计算部(26),基于水温偏差计算流量调节部(12)的控制速度,在流量调节部(12)的开闭方向是闭侧时计算出比开侧时高的控制速度;阀控制部(27),基于目标开度和控制速度控制流量调节部(12)的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这种冷却装置在将发动机和散热器连接的冷却水路中设置有恒温器,恒温器被设定成如下的特性:利用蜡的热膨胀,例如在80~90℃左右的温度区域在全开与全闭之间逐渐开闭。根据上述恒温器的开闭对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状态进行调节,使发动机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区域。
另一方面,鉴于为了应对近几年来的排气限制、燃油效率提高等要求而要求更缜密的水温控制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控制式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被实用化。上述冷却装置能通过流路切换阀对在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流通的冷却水的流量进行调节,例如根据基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而设定的目标水温与由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间的偏差,控制流路切换阀的开度,由此,使发动机的冷却水保持在目标水温。在上述电子控制式冷却装置中,能任意设定相对于水温偏差的流路切换阀的开闭速度,因此,有时例如模拟以往的恒温器的特性,赋予相对于水温偏差使流路切换阀较缓地开闭的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9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冷却装置中,在以下所述的状况下流通于发动机的冷却水温会大幅脱离目标水温。
如上所述,根据水温偏差对流路切换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例如在水温>目标水温时通过流路切换阀的开侧控制谋求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在水温≤目标水温时将流路切换阀关闭。此时,冷却水在不由散热器冷却的状态下在发动机的水冷套中循环,如图4中A所示,水温T因从发动机接收热量而逐渐上升。而且,此时,冷却水在散热器中滞留,通过行使风进行冷却,温度逐渐降低。
当因冷却水的温度上升而变成像图4中B所示那样水温T>目标水温tgtT时,对流路切换阀进行开侧控制。在流路切换阀相对于水温偏差较缓地开闭的特性的情况下,此时的开侧控制也像图4中C所示那样较缓地进行。然而,由于在散热器内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水流入水冷套,因而水温T如图4中D所示那样从上升转为下降,急剧降低。流路切换阀响应于伴随上述温度降低的水温偏差的缩小而再次关闭,但此时的闭侧控制也像图4中虚线Ea所示那样较缓地进行,因此,不能充分对冷却水温的降低进行抑制,水温T会像图4中虚线Fa所示那样从目标水温tgtT朝低温侧大幅脱离。
每当切换流路切换阀时,发生上述不合适的冷却水温的降低,发动机的油粘度的增加、燃料的汽化不良引起了燃油效率及排气特性恶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该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能避免从闭阀起对流路切换阀进行开侧控制时的冷却水温的急剧降低于未然,能使发动机保持在良好的温度区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国,未经株式会社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9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发泡聚硅氧烷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