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可变传动装置、推进单元以及包括所述传动装置的机动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0861.4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L·努蒂;W·马里奥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9/18 | 分类号: | F16H9/18;F16H57/02;F16H57/035;F16H63/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爱华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可变 传动 装置 推进 单元 以及 包括 机动车辆 | ||
连续可变传动装置包括壳体(9);在所述壳体(9)内部设置有初级带轮(19),所述初级带轮(19)安装于驱动轴(15)上并且包括具有可变尺寸的V形槽(23)以容纳驱动带(25)。在所述壳体(9)内部,还设置有次级带轮(21),所述次级带轮(21)安装于从动轴(17)上并且包括用于所述驱动带(25)的V形槽。所述初级带轮(19)和次级带轮(21)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对于相应的驱动轴(15)和从动轴(17)轴向地固定的半带轮(19A;21B)和相对于相应的驱动轴(15)和从动轴(17)可运动的可轴向地运动的半带轮(19B;21A),以朝向和远离彼此运动。与所述带轮中的一个相关联的致动器(11)控制相应的可运动的半带轮(19B;21A)的相对于所述固定的半带轮(19A;21B)的轴向运动。所述致动器(11)通过轴向地延伸穿过所述固定的半带轮(19A)的机械连接装置(69)连接至所述可运动的半带轮(19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的改进。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对所谓的连续可变传动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的领域中,特别是在比如小型摩托车的机动车辆的领域中,以及在一般的鞍式车辆的领域中,经常使用连续可变传动装置。连续可变传动装置为一种机械组件,所述机械组件容许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无缝地改变输入轴(驱动轴)与输出轴(从动轴)之间的传动比。
基于不同的原理,在本领域中已经开发了许多连续可变传动装置。在机动车辆领域中,广泛地使用这样的连续可变传动装置:所述连续可变传动装置使用一对带有V形槽的带轮,所述带轮通过驱动带接合在一起,所述驱动带的横截面为V形。两个传动带轮(亦即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中的每一个由一对具有可变距离的半带轮形成。每个带轮通常安装于轴上;一个半带轮相对于所述轴轴向地固定,另一个半带轮为可运动的。由于所述两个半带轮的相互运动,每个带轮的槽的轴向尺寸、亦即宽度会改变。因此,驱动带朝向或远离相应的带轮的旋转轴线运动。两个带轮的槽的轴向尺寸反向地改变,亦即当一个带轮的槽的尺寸增大时,另一个带轮的槽减小,反之亦然。以这种方式,半带轮的两侧与V形带之间的接触表面的平均半径之间的比改变,从而导致传动比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连续可变传动装置;在它们中的许多中,致动器作用于带轮上,以改变半带轮之间的轴向距离,并且因此改变所述槽的轴向尺寸。由于驱动带的移动的影响,另一个带轮的槽的轴向尺寸被动地改变。在US 9.797.485、US7.905.803、US 2012/0100944、EP 2039601、EP 2765337、EP 2048411中公开这种类型的连续可变传动装置的示例。
这些传动装置的关键方面中的一个是控制传动比的致动器与带轮的可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系统来将运动从致动器传递至可运动的半带轮。
发明内容
在本文中公开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初级带轮,所述初级带轮安装于驱动轴上并且所述初级带轮包括具有可变尺寸的V形槽以容纳驱动带。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布置有次级带轮,所述次级带轮安装于从动轴上并且包括用于所述驱动带的V形槽。所述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中的每一个包括轴向地固定的半带轮和可相对于所述相关的驱动轴和从动轴轴向地运动的半带轮,以朝向和远离彼此运动,从而改变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比。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带轮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控制相应的可运动的半带轮的相对于所述固定的半带轮的轴向运动。为了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传动装置的缺点,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所述致动器通过轴向地延伸穿过所述固定的半带轮的机械连接装置连接至所述可运动的半带轮。
下面参考附图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进一步的有利的特征和实施例,所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形成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0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