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成形方法、板状材料的落料、中间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冲压成形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8564.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仮屋崎祐太;新宫豊久;山崎雄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B21D22/00;B21D22/20;B21D22/22;B21D22/26;B21D28/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韩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形 方法 材料 中间 制造 | ||
提出一种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含:冲裁工序,其在从板状材料制造具有凸出部的冲压成形品时,对冲压成形品的展开形状的外形附加余肉部而从板状材料冲切加工;第一冲压工序,其将余肉部弯折为直边,形成具有弯曲凸缘部的中间成形品;第二冲压工序,其实施包含在中间成形品设置凸出部的凸出加工的冲压成形;修剪工序,其对余肉部进行修剪。提供一种落料,具有用于弯折为与冲压成形品的展开形状的轮廓外形线外接或分离的直边的余肉部,并且提供一种中间成形品,其具有在余肉部被弯折为直边的弯曲凸缘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少在包含多个冲压成形工序的板状材料的冲压成形中产生的回弹、提高冲压成形品的尺寸精度的冲压成形方法,在该冲压成形中使用的落料、中间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通过该冲压成形方法成形的冲压成形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能源问题和地球环境问题为契机,在以提高燃油经济性的为目的的汽车车体轻量化的要求增加的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碰撞时的乘员保护,对于碰撞特性来说,例如对车体刚性的提高的要求也日益高涨。由于需要应对这样相反的两个要求,高强度钢板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通过应用高强度钢板,能够使板厚不增加地提高汽车车体的强度、刚性和碰撞时的吸收能量。
然而,在一般的车体部件的加工中较多采用的冲压成形中,被称为回弹的形状冻结不良会成为问题。回弹在作为板状材料的钢板冲压成形的冲压成形品从模具脱模时产生,伴随钢板的材料强度的增强而变大。由于回弹不仅影响外观品质也是组装时的焊接不良的原因,因而在高强度钢板的应用扩大中,应对回弹是必不可少的。
回弹的原因是由于残留应力的不均匀产生的弯曲力矩在冲压成形品脱模时被释放而导致的弹性回复。因此一直以来,作为回弹对策提出了使残留应力的不均匀缓和的方法等。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对在拉伸凸缘部配置压纹、在收缩凸缘部配置余肉压边筋的中间品进行成形,在最终成形品的成形中,通过将压纹压溃而向拉伸凸缘部施加压缩应力、通过余肉压边筋向收缩凸缘部施加拉伸应力而使冲压成形品的残留应力分布平均化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将金属板冲压成形制造为顶板部和凸缘部经由侧壁部在宽度方向连续,并且上述顶板部和上述凸缘部沿着长度方向具有向上述顶板部侧弯曲为凸或凹的帽形剖面的产品形状时,冲压成形制造曲率半径小于制品形状的曲率半径的中间部件,通过将所制造的中间部件冲压成形为制品形状而减少由于顶板部与凸缘部的应力差而产生的弯曲力矩,从而抑制后弯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通过沿着冲压成形品的所述凸缘部的端沿,形成多个三角压边筋来对平面度进行矫正的技术,其中,冲压成形品具有在平面部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弯折为大致直角的凸缘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5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6176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771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使残留应力平均化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在拉伸凸缘部形成压纹并且在收缩凸缘部形成余肉压边筋的方法,然而作为本发明主要对象的低刚性部件由于低应力也会产生回弹,因而存在即使减少特定部分的应力也不充分的情况。并且,在使特定部分的应力减少而产生的新应力状态下,存在产生其他形态的回弹的可能。
在专利文献2中,涉及连续的帽形状弯曲的情况,然而作为本发明主要对象的低刚性部件由于成形深度浅,根据顶板部的凸出形状的有无而应力状态大幅变化,因而不能如专利文献2的技术那样使用同样的方法来降低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8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