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模块、车辆安全系统及用于制造气体发生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80909.3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K·英格布雷希特;V·科尔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ZF气囊德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6 | 分类号: | B60R21/26;B60R21/2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 地址: | 德国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发生器 安全气囊 模块 车辆 安全 系统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气体发生器(100)、尤其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具有纵向轴线(La)、外壳体(34),所述外壳体被设计为压缩气体容器(35),所述压缩气体容器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休止状态下填充有压缩气体,其中所述壳体(34)在壳体端部(10)处借助于焊接接缝(11)用封闭元件(50)封闭,并且所述封闭元件(50)沿所述纵向轴线(La)从所述焊接接缝(11)延伸进入所述壳体(3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34)具有用于减轻所述焊接接缝(11)的机械载荷的至少一个凹痕(4),其中所述凹痕(4)的凹痕底部(6)安置在所述封闭元件(50)的轴向的纵向延伸尺寸(Le)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凹痕(4)不具有其他特定于气体发生器的功能,并且/或者所述外壳体(34)被设计为管状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痕(4)被设计为从外部径向向内延伸的凹部,并且/或者所述焊接接缝(11)根据对头焊接、尤其部分搭接的对头焊接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元件(50)被设计为所述气体发生器(100)的外部壳体的区域和/或点火器单元(38),并且/或者所述封闭元件(50)沿所述纵向轴线(La)向外伸出所述外壳体(34)。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元件(50)被设计为实心的构件,在垂直于所述气体发生器(100)的纵向轴线(La)的截平面(E)中观察,所述构件在所述焊接接缝(11)的区域中具有比所述壳体端部(10)更大的材料厚度,尤其是所述壳体端部(10)的材料厚度的1.2至3倍、进一步尤其1.5至2.5倍、优选2倍。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多个凹痕(4)径向环绕地、尤其在沿所述气体发生器(100)的纵向轴线(La)大体上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安置在所述壳体(34)上,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凹痕(4)被设计为连续的径向环绕的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凹痕(4)的区域中将所述壳体(34)的外直径减小为凹痕直径(D)。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痕底部(6)朝向所述壳体端部(10)被定位在5mm至30mm、尤其10mm至20mm、优选15mm的轴向间距(A)处,并且优选地大体上安置在所述封闭元件(50)的轴向的纵向延伸尺寸(Le)的中部,并且/或者在所述凹痕底部(6)的位置处的最大径向凹部被设计为凹痕深度(T),尤其具有在0.5mm至2mm的范围内、优选1mm的深度。
7.根据至少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痕底部(6)由第一凹痕侧面(8)和第二凹痕侧面(9)构成,其中所述两个凹痕侧面(8,9)形成所述壳体(34)的倾斜地径向向内彼此会聚的外部区段,所述外部区段以尤其具有1mm至4mm范围内、优选2mm的值的半径(R)在所述凹痕底部(6)的位置处相遇,并且/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凹痕(4)具有凹痕开口角度(S),所述凹痕开口角度具有160°至170°、尤其165°的值。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凹痕(4)被设计为塑性变形部,尤其呈所述气体发生器(100)的外壳体(34)上的卷边部、翻边部、压印部或滚压部的形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痕(4)能够在所述气体发生器(100)的内部压力升高时向外运动,尤其在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气体发生器(100)的纵向轴线(La)的运动方向(B)的方向上运动,并且/或者所述焊接接缝(11)被设计为尤其径向环绕的激光焊接缝、电阻焊接缝或摩擦焊接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气囊德国有限公司,未经ZF气囊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09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