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细小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2911.6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东;余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基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C12N15/8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张琳琳;吴丽丽 |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西区西营***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细小 病毒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一种带有具有共价封闭端的病毒基因组的细小病毒载体(ccePV载体),产生所述载体的方法和用于产生所述载体的DNA构建体。
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755,144的优先权,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重组病毒载体,特别是涉及带有病毒基因组的细小病毒载体,所述病毒基因组具有带有共价封闭端的双链区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带有具有共价封闭端的病毒基因组的细小病毒载体(ccePV载体),产生所述载体的方法和用于产生所述载体的DNA构建体。所述载体和方法适用于所有基因转移/疗法应用,例如需要递送重组基因表达盒的那些。ccePV载体高度灵活,用户友好,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修改(通过常规的DNA克隆),并用于(通过标准的PV载体或AAV载体技术)各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分图(A)显示了常规重组AAV(rAAV)载体质粒,其用于产生具有侧接编码感兴趣基因(GOI)的表达盒的野生型ITR的单链AAV基因组。分图(B)中的单链AAV基因组包装在AAV颗粒中。分图(C)显示了常规自互补AAV(scAAV)载体质粒,其用于产生由分图(D)(左侧)中所示的单链前体形成的双链scAAV基因组,所述单链前体通过在mITR任一侧的自互补序列而自身退火或折回。在这种情况下,单链载体基因组在任一端都包括野生型ITR(wtITR)。包装在病毒颗粒中的载体基因组显示在分图(D)的右侧,说明了互补区的退火以形成所示的双链scAAV基因组。分图(A)和(C)中的两种质粒能够在细菌宿主中稳定生长。
图2显示了来自不同的经包装的AAV模板的转基因表达的途径。分图(A)显示了从单链重组AAV(rAAV)DNA的第二链合成以形成用于转基因表达的双链DNA模板;分图(B)显示了包含在3’端具有共价封闭端(CCE)结构域的双重体(duplex)DNA的scAAV,所述双重体能够促进转基因的转录,而无需分图(A)中所示的中间第二链合成步骤。分图(C)显示了具有完全互补的基因组的cceAAV-ZL,所述基因组包括不是mTR或shDNA的CCE结构域。在分图(C)中,CCE结构域通常包括几个核苷酸(2至5个核苷酸)的ssDNA区,以允许形成稳定的茎结构。与scAAV相比,分图(C)中所显示的cceAAV-ZL不需要mTR或shDNA。与在其他方面相同的scAAV载体相比,这允许cceAAV-ZL中提高的包装容量。
图3,分图(A)显示了包含单链(ss)DNA的长非互补区域的cceAAV的实施方式。分图(B)显示了在互补的双链区域内包含单链环区域(或凸起区域)的cceAAV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非互补ssDNA可以包括任何DNA序列,例如编码适体/脱氧核酶的序列、编码多肽的序列、编码siRNA的序列、编码miRNA的序列、编码shRNA的序列、聚腺苷酸化信号、绝缘子序列等。适体可以通过其与邻近的侧接互补DNA序列的连接/附着来稳定。cceAAV-LS中的ssDNA是用于基因编辑或DNA修复应用的有效模板。
图4描绘了几种细小病毒载体,包括常规细小病毒载体和不同的cce细小病毒载体实施方式。分图(A)描绘了具有单链(ss)DNA基因组的传统细小病毒。分图(B)描绘了具有互补双链(ds)基因组的cce细小病毒。分图(C)描绘了在ds模板的一条链上具有ss环区域的cce细小病毒。分图(D)描绘了具有感兴趣基因(GOI)3’的扩展的ss环区域的cce细小病毒,所述环区域限定了CCE结构域以及包括非互补区域。非互补ss序列可以包括任何DNA序列,例如编码适体/脱氧核酶的序列、编码多肽的序列、编码miRNA的序列、编码shRNA的序列、聚腺苷酸化信号、绝缘子序列等。适体可以通过其与邻近的侧接互补DNA序列的连接/附着来稳定。ccePV-LS中的单链DNA是用于基因编辑或DNA修复应用的有效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基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耐克基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