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的鞍乘型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2642.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6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里奥·多纳托·圣图奇;奥诺里诺·迪·坦纳;瓦伦蒂诺·马里奥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7/10 | 分类号: | B62J17/10;B62D35/00;B62D37/02;B62K5/027;B62K5/05;B62K5/08;B62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侠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活动 空气动力学 装置 鞍乘型 机动车辆 |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100)的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10),该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翼部(1、1’),设置在机动车辆(100)的前部(101)中,以至于在机动车辆(100)向前运动期间气流(F)流经该至少一个翼部;致动器件(3),配置成用于使至少一个翼部(1、1’)围绕旋转轴线(2)运动,该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机动车辆(100)的纵向中间平面(L)。一种包括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10)的鞍乘型机动车辆(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领域是设置有可乘坐的鞍座的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辆(例如摩托车和踏板车),并且还涉及所谓的侧倾式机动车辆,即,能够相对于沿着车辆纵向延伸的纵向中间平面侧倾运动的机动车辆。三轮侧倾式机动车辆可包括两个前转向轮和具有固定轴的一个后驱动轮。该侧倾运动允许该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例如在沿弯道行驶时)倾斜。
背景技术
空气动力学附件的应用在车辆领域中是已知的。具体地,四轮车辆(诸如汽车)中的附件通常具有翼形或挡板的形状并且应用于前轴或后轴,而且还应用于中间的侧部。这种附件的主要目的是在车轮上产生空气动力学载荷,例如以改善车轮的抓地力、稳定性和牵引力。一个实例是在后部上设置有扰流板的一级方程式赛车。除了上述之外,这种附件还可用于以下目的:输送空气以便冷却马达的承受过热的特定部件。
空气动力学附件在机动车辆(诸如摩托车和踏板车)的领域中也是已知的,这种空气动力学附件设置在前部中并且在行驶过程中暴露于风流以在前轮上产生载荷。
机动车辆中的空气动力学附件通常是静态的,即,在行驶过程中是固定的。所述空气动力学附件例如与该机动车辆的整流罩是一体的、或者利用紧固元件施加到整流罩。
在其他类型中,这种附件在位置上是可调整的,即,该附件的倾斜度例如可根据待行驶的路线来调整以便优化附加的功能。同时,如果这种附件是可调节类型的,则这种类型的翼部在运动过程中总是具有静态配置,即,翼部的倾斜度仅可以在该机动车辆静止时改变。
翼部处于静态位置导致某些缺点。在某些行驶动力学情况下,由翼部产生的空气动力学载荷可能是不利的。例如,该载荷对于在相反的第一弯道与第二弯道之间发生方向改变是不利的,这是因为机动车辆在倾斜位置与升起(直立)位置之间的方向调整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劣化了机动车辆的可操纵性。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前轮上产生升力的作用效果将是理想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装置,该空气动力学装置允许在所有行驶条件下(特别是当进入弯道和离开弯道时)提高机动车辆的可操纵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装置,该空气动力学装置使得机动车辆的稳定性在行驶期间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或减轻当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鞍乘型机动车辆的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该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翼部,设置在机动车辆的前部(或前轴)中,以至于在机动车辆向前运动期间使气流流经该至少一个翼部;以及致动器件,配置成使至少一个翼部围绕旋转轴线运动,该旋转轴线基本垂直于机动车辆的纵向中间平面。由此,每个翼部是可动态移动的并且是可调节的,以便提高机动车辆行驶期间的稳定性和/或可操纵性。换言之,翼部的致动器件允许驾驶员或自动控制系统使翼部在特定行驶条件下移动和配置,以例如有助于进入弯道或改变方向,或者再者,以使例如由于外部原因(诸如风或地形)而引起的机动车辆的不希望的失衡得到削弱,以便恢复稳定性。实际上,翼部的运动使得在前轮上动态地产生升力或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适应各种行驶状态。表述“机动车辆”在下文中指的是鞍乘型机动车辆,优选摩托车或机动脚踏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乔公司,未经比亚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