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柱以及转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69506.9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杉下杰;大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杜嘉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以及 装置 | ||
1.一种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具备:
筒状的外柱;
内嵌支撑于上述外柱的筒状的内柱;以及
通过焊接被固定于上述外柱的外周面的柱侧托架,
上述外柱具有将上述内柱压入内径侧的被压入部,
上述被压入部的内周面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在仅在沿圆周方向隔离的多个接触位置上直接或隔着其他部件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接触,
上述柱侧托架的轴向的至少一个位置相对于上述被压入部的外周面仅在沿圆周方向接近的两个焊接位置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焊接位置在被上述多个接触位置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接触位置夹持的圆周方向范围内,存在于从该两个接触位置沿圆周方向离开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柱在与上述多个接触位置对应的上述外周面的沿圆周方向隔离的多个位置上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轴向上伸长的突条,仅上述内柱的外周面中的分别与上述突条的顶部对应的部分与上述被压入部的内周面在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侧托架具备连结板部、从上述连结板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上下方向折弯且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上述外柱的一对侧板部以及分别从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前后方向两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折弯的固定板部,上述固定板部中的位于上述柱侧托架的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侧的一对固定板部相对于上述被压入部的外周面在上述两个焊接位置进行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侧板部分别关于上下方向在与上述连结板部相反侧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具有相对于周围部分向宽度方向内侧偏移的偏移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板部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伸长的加强肋。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侧托架是金属板制,构成上述柱侧托架的上述金属板的厚度尺寸与上述被压入部的厚度尺寸的差为上述被压入部的厚度尺寸的30%以下。
8.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转向柱、车身侧托架以及夹紧机构,
上述转向柱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构成,
上述车身侧托架具有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上述外柱以及上述柱侧托架的一对支撑板部和分别形成于该一对支撑板部且在上下方向上伸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能够被支撑于车身,
上述夹紧机构具有:调节杆,其在宽度方向上插通上述一对支撑板部的各个的上述倾斜调节用长孔,并且,在宽度方向上插通上述柱侧托架;以及一对按压部,其配置于向上述一对支撑板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上述调节杆的轴向两侧部,且能够通过使宽度方向上的相互的间隔扩缩而使上述一对支撑板部彼此的宽度方向的间隔扩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柱配置于上述外柱的前侧且在阻止相对于车身向前方的位移的状态下被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5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配器
- 下一篇:工件检查装置和工件检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