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结构以及用于组装车辆座椅结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9419.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L·穆伦布洛克;T·穆勒;T·沙夫特;K·图普西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6 | 分类号: | B60R22/26;B60N2/6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结构 以及 用于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车辆座椅结构(100),包括具有惯性带卷轴(108)的结构部件(112),其中惯性带卷轴(108)设置在结构部件(112)的腔体(114)中并且结构部件(112)以形状配合和/或整体结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连接到车辆座椅结构(100)的至少一个另一部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组装这种车辆座椅结构(100)的方法,其中,在一个方法步骤中,具有惯性带卷轴(108)的结构部件(112)和车辆座椅结构(100)的至少一个另一部件相对于彼此移位和/或旋转使得结构部件(112)和车辆座椅结构(100)的至少一个另一部件相对于彼此占据终端位置并且在另一方法步骤中以形状配合和/或整体结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车辆座椅结构,其包括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并且涉及一种用于组装这种车辆座椅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DE 10 2012 022 159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后座椅系统的可折叠靠背,其中,该靠背结构包括安装槽,惯性带卷轴可以插入该安装槽中。在组装车辆座椅期间,惯性带卷轴在制造靠背结构之后从上方插入安装槽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问题,即,改进开头提到的那种类型的车辆座椅,特别是关于所需构造空间和力通量优化惯性带卷轴在车辆座椅结构中的集成。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这种车辆座椅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组装方法。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于车辆座椅的车辆座椅结构解决了该问题,该车辆座椅结构包括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其中,惯性带卷轴设置在结构部件的腔体中,并且该结构部件以形状配合和/或整体结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连接至车辆座椅结构的至少一个另一部件。
在每种情况下,应当将车辆座椅结构的结构部件和另一部件理解为意指车辆座椅结构的承载部件。因此,车辆座椅结构的结构部件和另一部件的基本功能是确保车辆座椅结构的必要刚度和强度以用于按预期使用车辆座椅,特别是也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相反,例如,缓冲部和覆盖物通常不具有承载功能。
由于该结构部件具有腔体的事实,其中惯性带卷轴设置在该腔体中,并且该结构部件以形状配合和/或整体结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连接至车辆座椅结构的至少一个另一部件,因此在所需构造空间和力通量方面优化了惯性带卷轴在车辆座椅结构中的集成。
车辆座椅结构优选地具有靠背结构。靠背结构可具有第一侧支柱以及第二侧支柱。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将两个侧支柱彼此连接。两个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第一侧支柱型材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侧支柱型材构成。侧支柱型材优选地形成具有基本闭合型材的侧支柱。闭合型材具有高刚度并且可以消除高带负载。
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被拧紧到两个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铆接到两个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焊接到两个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被推动穿过两个侧支柱中的一个的开口。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被平行于横向方向推动穿过两个侧支柱中的一个的开口。
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形成两个侧支柱中的一个。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是两个侧支柱中的一个的一部分。
用于收起带系统的肩带的惯性带卷轴可以设置在结构部件中。带系统可以是三点式带系统。
车辆座椅结构可以具有座椅子结构。靠背结构可以固定地连接到座椅子结构。靠背结构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配件可枢转地联接到座椅子结构。具有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形成座椅子结构的部件。具有惯性安全带卷轴的结构部件可以是座椅子结构的座椅框架侧部。
用于收起带系统的腰带的惯性带卷轴设置可以在结构部件中。带系统可以是三点式带系统。车辆座椅结构可以包括具有用于收起肩带的惯性带卷轴的结构部件以及具有用于收起腰带的惯性带卷轴的另一结构部件两者。两个惯性带卷轴可以精确地构成一个三点式带系统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级联自举GaN功率开关和驱动器
- 下一篇:用于微创心脏瓣膜修复的缝线附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