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损自动检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7704.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游佐正行;安藤雄太;佐久间一郎;大竹智洋;村本峻介;道家辉;阿座上直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溶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K5/00 | 分类号: | G21K5/00;G01N23/04;G21K5/02;G21K5/04;G21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 自动 检查 系统 | ||
1.一种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查单元,所述检查单元具有:
检查线产生部,从点光源对平板状的被检查物射出检查线;
检查工作台,为了定义所述被检查物的期望检查点处的所述检查线倾斜入射的检查角度,所述检查工作台能够搭载所述被检查物并沿着三维正交坐标系平移移动;以及
图像传感器,为了拍摄基于以所述检查角度入射到所述被检查物并透射过所述被检查物的所述检查线而形成的所述被检查物的图像,而以所述点光源的位置为极坐标的中心并在该极坐标的中心所定义的球面内,维持拍摄面的法线方向始终朝向所述点光源的这种取向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单元还具备:
拍摄工作台,供所述图像传感器搭载;以及
五轴移动机构,使该拍摄工作台关于五轴进行移动,所述五轴为坐标原点与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不同的正交的三轴加上两个仰角旋转轴而得到的五轴,
所述五轴移动机构一边维持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拍摄面始终朝向所述点光源的这种取向,一边使所述拍摄工作台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单元还具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由相对的两条轨道构成,将被检查物的两端夹在所述两条轨道之间来输送所述被检查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还具备轨道宽度控制机构,所述轨道宽度控制机构变更所述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单元还具备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在直线上延伸的一对拍摄侧轨道、在该一对拍摄侧轨道的延长线上连结的一对工作台轨道、以及在该一对工作台轨道的延长线上连结的一对中继轨道,所述输送装置将所述连结的延长方向作为输送方向,并将被检查物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工作台保持所述一对工作台轨道,与所述一对工作台轨道一起,从所述输送装置向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开所述一对工作台轨道,并且在分开后所述检查工作台能够沿着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自如地平移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传感器随着沿着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的平移移动,拍摄基于所述检查线而形成的所述被检查物的图像,所述检查线以任意角度入射到搭载于所述检查工作台上的所述被检查物并透射过所述被检查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损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工作台具有从下方保持所述一对工作台轨道的工作台底板,
所述无损自动检查系统还具备检查工作台位置控制机构,所述检查工作台位置控制机构连接到所述工作台底板,并使所述工作台底板沿着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平移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损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工作台轨道由第一工作台轨道和与所述第一工作台轨道平行的第二工作台轨道构成,
在所述第一工作台轨道的与所述第二工作台轨道相对的一侧的侧面设置供所述第一端部插入的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二工作台轨道的与所述第一工作台轨道相对的侧面设置供所述第二端部插入的第二槽部,并以所述第一槽部及所述第二槽部为引导部来输送所述被检查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损自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工作台还具有:第一卡盘机构,一边夹住所述第一工作台轨道,一边将所述第一端部的一部分夹着而保持;第二卡盘机构,一边夹住所述第二工作台轨道,一边夹着所述第二端部的一部分而保持;第三卡盘机构,夹着所述第二端部的另一部分而保持;以及挠曲消除机构,使所述第二卡盘机构及所述第三卡盘机构向扩大所述一对工作台轨道的宽度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溶接有限公司,未经东京溶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77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原烷醇衍生物的合成
- 下一篇:电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