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接器、以及射出液的转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5842.6 | 申请日: | 2019-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裕三;铃木崇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A61M5/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以及 射出 转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接器,其是用于对射出装置经由其射出喷嘴的射出口而转移给定射出液的转接器,所述射出装置是将给定射出液从射出喷嘴射出的装置,所述转接器具备外壳和填充喷嘴,所述外壳划定出收容射出液的收容部,所述填充喷嘴在外壳内与收容部连通地设置,并且在外壳被安装于射出装置时能够与射出喷嘴的形成有射出口的该射出装置的端面接触,该填充喷嘴的开口端设定为小于该收容部的内径且大于该射出喷嘴的射出口,在从收容部的一部分区域起到该填充喷嘴的开口端为止的外壳的内部空间中,至少包含该一部分区域的连续的给定空间以该给定空间的内径向着该填充喷嘴的开口端侧缩减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将射出液从外部适当地转移至无针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射出液从外部转移至注射器侧的转接器、以及使用了该转接器的射出液的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生物体等对象区域射出药液等的装置,可以示例出无针注射器,而近年来,从操作的容易程度、卫生方面等出发而进行了不具有注射针的无针注射器的开发。一般而言,在无针注射器中,已被实用化的构成是将被压缩气体、弹簧等驱动源加压的药液朝向对象区域射出,并利用该药液所具有的动能将药液射出至对象区域的内部的构成。由于在这样的无针注射器中不存在形成射出液的流路的机械性的结构(例如,注射针),因此,在使用装置的准备阶段,为了将射出液卫生地转移至无针注射器需要相应的注意。
这里,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耦合装置将无针注射器与导管连接而转移射出液的构成。在该耦合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无针注射器,在另一侧安装有导管。导管中贮存有要通过无针注射器射出的射出液。另外,耦合装置的抵接面形成为模仿无针注射器的前端面的形状,而且耦合装置的孔口形成为与无针注射器侧的孔口相面对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为了抑制杂菌等的产生,耦合装置的抵接面是以在将射出液从导管转移至无针注射器时,射出液不会附着于无针注射器的前端面的方式形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16133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在转移射出液时不使无针注射器的前端面接触射出液(为了防止杂菌等在无针注射器的前端面繁殖),耦合装置的前端部的孔口的直径形成为小于无针注射器的喷嘴部的孔口的直径。一般而言,无针注射器是对射出液作用高压力并利用其能量使射出液向对象区域射出的装置,因此,为了该射出,其孔口直径是极小的。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耦合装置侧的孔口直径要比这样的无针注射器侧的孔口直径小,因此,在想要使用该耦合装置转移射出液时,该转移需要较长的时间。另外,在转移极少量的射出液的情况下,会形成为射出液难以向耦合装置的孔口的前端移动的构成,因此,其周围存在的空气也会一起被吸入并被转移至无针注射器。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射出液从外部适宜地转移至无针注射器的技术。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构成:使转接器的开口端小于收容部的内径、且大于射出装置的射出喷嘴的射出口,并且在转接器内部配置直径连续缩减的给定空间、以使得在转移时不存在会导致射出液发生分散的空间。基于这样的构成,能够借助转接器将射出液从外部卫生且快速地转移至射出装置,而且能够在该转移时抑制射出液与空气的不慎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