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毒载体产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5470.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3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A.坎托雷;A.安诺尼;M.米拉尼;L.纳尔迪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拉斐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特莱索恩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15/86;C07K14/705;C12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文辉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载体 产生 | ||
1.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细胞经遗传工程化改造以减少所述细胞表面上CD47的表达。
2.权利要求1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细胞包含编码CD47的基因的遗传工程化破坏。
3.权利要求1或2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细胞经进一步遗传工程化改造以降低所述细胞表面上MHC-I的表达。
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细胞包含编码β2-微球蛋白的基因的遗传工程化破坏和/或编码MHC-Iα链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的遗传工程化破坏。
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细胞是HEK-293细胞或其衍生物,优选其中所述细胞是HEK-293T或HEK-293T-REx细胞。
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包膜病毒颗粒是逆转录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嗜肝性DNA病毒、披膜病毒、黄病毒、沙粒病毒、冠状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布尼亚病毒、博尔纳病毒、弹状病毒或纤丝病毒颗粒、或源自它们的病毒颗粒。
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其中所述包膜病毒颗粒是逆转录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或痘苗病毒颗粒或源自它们的病毒颗粒,优选地其中所述包膜病毒颗粒是慢病毒颗粒或源自它们的病毒颗粒。
8.用于产生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或包装细胞系的亲本细胞,其中所述亲本细胞经遗传工程化改造以降低所述细胞表面上CD47的表达。
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细胞在产生包膜病毒颗粒中的用途。
10.产生包膜病毒颗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包膜病毒颗粒产生者细胞;和
b)在适合于产生所述包膜病毒颗粒的条件下培养所述细胞。
11.可通过权利要求10的方法获得的包膜病毒颗粒。
12.权利要求11的包膜病毒颗粒,其中所述病毒颗粒是逆转录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或痘苗病毒颗粒,或源自它们的病毒颗粒,优选地其中所述包膜病毒颗粒是慢病毒颗粒或源自它们的病毒颗粒。
13.权利要求11或12的包膜病毒颗粒在转导巨噬细胞、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或单核细胞中的用途。
14.由权利要求11或12的包膜病毒颗粒转导的细胞。
15.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1或12的包膜病毒颗粒或权利要求14的细胞,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16.权利要求11或12的包膜病毒颗粒或权利要求14的细胞,用于疗法,优选地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免疫介导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17.权利要求11或12的包膜病毒颗粒或权利要求14的细胞,用于疫苗接种或基因疗法,优选地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免疫介导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18.治疗癌症、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免疫介导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其包括用权利要求11或12的包膜病毒颗粒转导细胞,优选地其中所述转导在离体或体外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拉斐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特莱索恩基金会,未经圣拉斐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特莱索恩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54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