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38764.0 | 申请日: | 2019-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崇;碓井敏正;西原一孝;岩田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宝士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G01J1/42;G01V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检测 装置 | ||
提供能够确定检测范围,但不需要作业人员在现场进行繁杂的作业,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的物体检测装置。该物体检测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31、32),它们从互不相同的检测区域(A1、A2)内接收检测线,并且互不相同的检测区域位于上下方向,这些检测区域(A1、A2)的中心线(C1、C2)向互不相同的斜下方延伸;以及物体检测判定单元(62),其根据分别与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31、32)接收到的检测线的接收量相当的至少两个检测信号(SA1、SA2)的一个或两个以上,对检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检测,并且检测范围是通过设定与至少两个检测信号(SA1、SA2)相关的基准(F1th)而被确定的。
关联申请
本申请主张2018年6月19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16009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它们的整体,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物体的物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10所示,例如在安装于壁面150的PIR(被动型红外线)方式的人体检测装置101中设置有一个传感器单元131。传感器单元131的受光元件(未图示)朝向地面G,并按照受光方向确定检测区域AA(参照专利文献1)。而且,从人体检测装置101至检测区域AA内的人体检测距离LA的范围成为用于检测人体H的检测范围。
这里,检测范围根据人体检测装置101的用途等而有所不同。因此,通常在人体检测装置101设置有用于将传感器单元131的受光元件(未图示)的朝向设定为多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的调节机构(未图示)。当操作该调节机构时,检测区域AA向远处方向D1或接近方向D2移位。这样,人体检测距离LA即检测范围被变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864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为了调节人体检测距离LA,作业人员必须在现场操作调节机构,从而需要进行繁杂的作业。另外,若设置了调节机构,则人体检测装置101的部件数量变多。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定检测范围,但不需要作业人员在现场进行繁杂的作业,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的物体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物体检测装置具有:
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它们从互不相同的检测区域内接收检测线,并且所述互不相同的检测区域位于上下方向,这些检测区域的中心线向互不相同的斜下方延伸;以及
物体检测判定单元,其根据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接收到的检测线的接收量相当的至少两个检测信号的一个或两个以上,对检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检测,并且所述检测范围是通过设定与所述至少两个检测信号相关的基准而被确定的。
所述中心线也可以在大致相同的铅垂平面内向互不相同的倾斜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从互不相同的检测区域内接收检测线,所述互不相同的检测区域位于上下方向,这些检测区域的中心线向互不相同的斜下方延伸,由此与仅设置一个传感器单元的情况相比,作为整体能够在远近方向上实现较大的检测区域。从该较大的检测区域通过设定与至少两个检测信号相关的基准而确定检测范围,因此不需要改变检测区域自身。因此,不需要用于调节物体检测距离的繁杂的作业。另外,不需要在物体检测装置上设置调节机构,因此能够减少物体检测装置的部件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宝士株式会社,未经欧宝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8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现实深度手势网络
- 下一篇:粉碎辊的制造方法及升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