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连接微调质量的微调点的车身以及用于调整车辆声学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2932.5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9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A·伊尔拉冈;M·科尔胡贝;J·马耶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5/00;F16F9/30;G06F30/15;G06F30/20;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连接 微调 质量 车身 以及 调整 车辆 声学 特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100)。该车身(100)包括用于车辆的至少一位乘员的乘员舱(101)。此外,车身(100)包括至少一个微调点(301、302、303),其构造用于将至少一个微调质量(320、330)固定在车身(100)上,使得通过微调质量(320、330)改变乘员舱(101)的声学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车辆的车身声学特性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身,该车身具有能够调整车身声学特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车身通常形成用于车辆的一位或多位乘员的乘员舱。如可能,这样设计车身,使得乘员舱具有特定声学特性、尤其是关于在30Hz和100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的低频声学振动。
车身的声学特性通常在车辆开发范围内借助基于计算机的车身振动模型来设置。在此可能在振动模型的计算与所制造的车辆车身的实际声学特性之间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会导致为实现希望的声学特性而对车身采取的调整措施的费用相对高。
发明内容
本文涉及的技术任务是,以有效且精确的方式使已经制造的车身的声学特性匹配希望的声学特性。
根据一个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车身例如可包含金属和/或纤维复合材料。车辆可以是机动车、尤其是道路机动车。车身包括用于车辆的至少一位乘员的乘员舱。乘员舱可形成一个空间、尤其是封闭的空间,在其中可容纳一位或多位乘员。例如可在乘员舱中将一个或多个座椅和/或座椅排固定在车身上,一位或多位乘员可坐在所述座椅和/或座椅排上。
可开发车身以提供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声学特性的乘员舱。车身开发的目的尤其可以是提供这样的乘员舱,其(响应于特定激励)具有(由乘员舱和/或车身引起的)声负载的标称频率曲线。声负载例如可通过乘员舱内的声级和/或乘员舱的体积速度来描述。因此,对于车身可提供声级和/或体积速度的标称频率曲线。该频率曲线在此可覆盖从较低的频率(如10Hz、20Hz、30Hz或更高)到较高的频率(如100Hz、90Hz、80Hz或更少)的频率范围或者说限于该频率范围。因而可通过该频率曲线来描述车身的低频声学振动特性。
在车辆开发范围中,可提供和/或创建车身的基于计算机和/或数学的振动模型,以描述车身和尤其是乘员舱的振动特性和/或声学特性。振动模型可具有多个参数,所述参数分别具有可行的取值范围。参数的可行的取值范围可取决于车身制造中可能的公差和/或振动模型的可能的不准确性和/或不确定性。车身的振动模型可设计用于对于所述多个参数的可行的取值范围提供关于乘员舱内的声负载的多个频率曲线。一条(必要时可能的)频率曲线在此可以是标称频率曲线。
基于上述制造公差和/或(在车身开发中所使用的)振动模型的不准确性和/或不确定性,会发生实际所制造的车身的关于(如声级和/或体积速度的)声负载的实际频率曲线明显偏离车身的标称频率曲线。尤其是实际频率曲线的(如声级和/或体积速度的)声负载的最大值会明显高于标称频率曲线的最大值。因此,实际所制造的车身的声负载会比开发车身期间计划的声负载明显更高(如在崎岖道路上行驶时增大的声负载)。
车身包括至少一个微调点,其构造用于将至少一个微调质量固定在车身上。微调点可这样设置在车身上,使得可通过微调质量改变乘员舱的声学特性。尤其是微调点可这样设置在车身上,使得可通过微调质量改变乘客舱内的声负载的实际频率曲线、尤其是使其接近标称频率曲线。特别优选微调点可这样设置在车身上,使得可通过微调质量减小声负载的实际频率曲线的最大值。
因此,描述了一种车身,其直接开发和制造有一个或多个微调点,用以连接或固定微调质量。尤其是在车身和/或车辆的开发和/或制造期间,可设置用于一个或多个微调质量的固定机构和/或所需的安装空间。因此,可在车身开发完成之后和/或在车身制造之后以有效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微调质量固定在车身上,以补偿与车身的最初计划的标称声学特性的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2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