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26655.7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泉谷健介;森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32B17/10;B32B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轻质 夹层 玻璃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将2张弯曲玻璃板夹着中间树脂薄膜进行一体化,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
工序1,在该2张弯曲玻璃板之间层叠该中间树脂薄膜而形成层叠体;
工序2,将该层叠体的各层间进行脱气;和
工序3,对脱气后的该层叠体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而一体化,
该弯曲玻璃板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在200~2900mm的范围内,
至少1张该弯曲玻璃板的板厚在0.1~2.0mm的范围内,
在工序2之前,具备如下工序A:为了能追随所述弯曲玻璃板的表面形状,使该中间树脂薄膜的温度上升而使该中间树脂薄膜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A包括如下工序:将所述中间树脂薄膜加热,使该中间树脂薄膜的储能模量在1×107~3.5×108Pa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A在所述工序1之后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轻质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2如下:通过将所述层叠体的各层间进行减压从而进行脱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树脂薄膜在20℃下的储能模量在5×108~3×109Pa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2之前,具备如下工序:将从所述层叠体的端部露出的所述中间树脂薄膜的剩余成分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2之后且在所述工序3之前,具备如下工序B:以70~100℃对所述层叠体进行加热,将该层叠体进行预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1或工序2是使变形后的所述中间树脂薄膜的温度为室温后进行的。
9.一种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其为将2张弯曲玻璃板夹着中间树脂薄膜进行一体化而成的车辆用轻质夹层玻璃板,其特征在于,
该弯曲玻璃板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在200~2900mm的范围内,
至少1张该弯曲玻璃板的板厚在0.1~2.0mm的范围内,
该中间树脂薄膜在20℃下的储能模量在5×108~3×109Pa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66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封端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电转换元件和光电转换元件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