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2558.0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杉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B62D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杜嘉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当调节转向盘的位置时,能够抑制在调节杆中从支撑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的周围设置的部件产生宽度方向上的松动。在调节杆(17a)中从支撑板部(22d)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配置有按压板(30a、30b)。按压板(30a、30b)具备外嵌于调节杆(17a)的圆轮状的板主体(68、68a)和卡定板部(69、69a)。在卡定板部(69、69a)中在宽度方向上从板主体(68、68a)偏离的部分与支撑托架(14a)之间架设有拉伸弹簧(73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转向装置中,如图23所示,将转向盘1的旋转传递到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3,基于输入轴3的旋转对左右一对转向横拉杆4进行推拉,来对前车轮赋予转向角。转向装置具备在其后端部支撑转向盘1的转向轴5、以及在将转向轴5沿轴向插通在其内侧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撑该转向轴5的圆筒状的转向柱6。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万向接头7而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连接,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其它万向接头9而与输入轴3连接。此外,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在没有特别限定的情况下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转向装置能够具备用于调节转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用于调节转向盘1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在图示的构造中,固定于转向柱6的前部的齿轮箱10相对于车身11由沿宽度方向配置的倾斜轴12支撑为能够进行摆动位移。在转向柱6的下方具备位移托架13,并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位移托架13的位置配置支撑托架14。支撑托架14具有沿上下方向伸长的上下方向长孔15,位移托架13具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前后方向长孔16。调节杆17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上下方向长孔15及前后方向长孔16内。转向轴5及转向柱6具备能够伸缩的构造。通过调节支撑托架14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位移托架13的夹紧力,能够调节转向盘1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
参照图24及图25来说明具备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的转向装置的具体构造。图25示出与日本特开2015-214291号公报所记载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转向柱6具备配置于后侧的外柱18和配置于前侧的内柱19,使外柱18的前部与内柱19的后部以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位移的方式嵌合,并构成为能够使其全长伸缩。外柱18在其前部具备狭缝20,并且外柱18的前部的内径能够弹性地扩缩。外柱18在从宽度方向两侧隔着狭缝20的部分具备构成位移托架13的一对被夹持板部21a、21b。一对被夹持板部21a、21b具有前后方向长孔16a、16b。支撑托架14具备一对支撑板部22a、22b,一对支撑板部22a、22b具有上下方向长孔15a、15b。调节杆17配置为插通在一对上下方向长孔15a、15b以及一对前后方向长孔16a、16b内。
在调节杆17的一端侧,调节手柄23的基部固定于从一对支撑板部22a、22b中一方的支撑板部22a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在一方的支撑板部22a的外侧面与调节手柄23的基部之间配置有凸轮装置24。凸轮装置24具备驱动侧凸轮25及被驱动侧凸轮26,能够基于上述凸轮的相对旋转来扩缩宽度方向尺寸。被驱动侧凸轮26在其内侧面具备卡合凸部27,卡合凸部27以仅能够进行沿上下方向长孔15a的位移的方式与一方的支撑板部22a的上下方向长孔15a卡合。驱动侧凸轮25通过调节手柄23能够与调节杆17一起转动。在调节杆17的另一端侧,螺母28螺纹结合于从一对支撑板部22a、22b中另一方的支撑板部22b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在另一方的支撑板部22b的外侧面与螺母28之间配置有推力轴承29及按压板30。
若为了调节转向盘1的位置而使调节手柄23向预定方向摆动,则驱动侧凸轮25向解锁方向旋转,凸轮装置24的宽度方向尺寸缩小,被驱动侧凸轮26与按压板30的间隔扩大。其结果,支撑板部22a、22b的内侧面与被夹持板部21a、21b的外侧面的抵接部的面压降低或丧失,与此同时,外柱18前部的内径弹性地扩大,外柱18的前部内周面与内柱19的后部外周面的抵接部的面压降低。在该松开状态下,在调节杆17能够在上下方向长孔15a、15b以及前后方向长孔16a、16b的内侧移动的范围内,能够调节转向盘1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