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发泡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1819.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小森一弘;爱敬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12 | 分类号: | C08J9/12;B29C44/00;B29C45/0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陈曦;向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型 制造 方法 | ||
一种发泡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是使发泡成型品连续地成型的发泡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含按照顺序连续地重复工序1、工序2、工序3和工序4;工序1包含使含液晶聚酯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工序2包含通过导入装置将在超临界状态下与该液晶聚酯不反应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超临界流体,以相对于该液晶聚酯100质量份为0.1质量份以上且0.3质量份以下的导入量,导入到该树脂组合物中,并进行熔融混炼;工序3包含将熔融混炼后的含该超临界流体的树脂组合物向模具内注射;工序4包含将该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超临界流体的压力和温度的至少一个降低到低于该超临界流体的临界点并进行发泡,从而制造发泡成型品;该液晶聚酯在比流动开始温度高20℃的温度条件下的熔融张力是5mN以上且100mN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聚酯发泡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发泡成型品。
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29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64240号和2018年5月22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98222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至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包含汽车或飞机的运输设备的领域中,以提高燃油效率为目的,促进构件的轻量化。为使成型品轻量化,正在研究尝试由树脂代替金属或应用树脂发泡成型品。
在树脂中,液晶聚酯作为具备耐热性、高机械物性和高流动性的优异的材料是广为人知的。以下,存在将液晶聚酯记作“LCP”的情况。在活用LCP所具有的这些各种特性的同时,将成型品轻量化作为目的,正在研究含LCP的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成型。以下,将含LCP的树脂组合物记作“液晶聚酯树脂组合物”。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液晶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成型中,作为发泡材料优选使用作为物理发泡材料的超临界流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超临界流体用作发泡材料的液晶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液晶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发泡成型品。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超临界流体用作发泡材料的液晶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成型品。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测定成型品内部任意500个气泡的气泡直径并进行平均的结果。
使用了这些液晶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成型品,除了液晶聚酯本来具有的机械特性之外,还具有绝热性或缩痕或翘曲优异的特征。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熔融树脂中溶解的作为发泡材料的气体成分(以下,记作原料气体),在熔融树脂中的密度与气泡核数的关系。已表明越增加在熔融树脂中原料气体的溶解量,从而增加熔融树脂中原料气体的密度,气泡核越增加。即,可推断出通过增加气泡核来促进发泡,能够制造气泡数多的成型品。由这些见解可推断出,通过增加在熔融树脂中超临界流体的导入量,能够制造气泡数多的成型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25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3805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Colton and N.P Suh,Polymer EngineeringScience,27,485(198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存在有不能够进行发泡成型的液晶聚酯的课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气泡直径被用作显示发泡状态的指标,但发泡成型品整体的发泡状态未知。通常,发泡成型品的发泡状态,具有在树脂的流动末端附近尤其恶化的倾向。因此,气泡合并而变得不均匀且形成巨大的空洞的情况很多,存在仅评价成型品内部的局部部位的气泡直径,不能够判断成型品整体的发泡状态是否均匀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1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色喷墨油墨及片剂
- 下一篇:装置调整设备、附加制造装置、附加制造方法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