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及校正方法、动态载荷测定装置、轮毂单元轴承和车辆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18152.5 | 申请日: | 201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萩原信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D39/00;B21J13/00;B21K1/05;F16C19/18;F16C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孙明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锻造 装置 动态 载荷 测定 校正 方法 轮毂 单元 轴承 车辆 制造 | ||
1.一种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方法,该摆动锻造装置具备:
锻模支承部,其能够将从成型用锻模和测定用锻模中选择的某一个锻模以使其能够旋转且自由自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是以基准轴为中心的旋转,该自由自转是以相对于所述基准轴倾斜规定角度的自转轴为中心的自由自转;
支承台,其用于支承加压对象,该加压对象配置于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与由所述锻模支承部支承的锻模相对的位置上;和
载荷附加机构,其具备液压缸、液压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用于基于使所述锻模支承部与所述支承台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将由所述锻模支承部支承的锻模按压到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加压对象上,以对该加压对象附加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的载荷,
所述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锻模支承部上支承所述测定用锻模,
在所述支承台上支承成为加压对象的测定用轴部件,并且将该测定用轴部件与所述基准轴同轴地配置,且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直动引导该测定用轴部件,
在一边使所述测定用锻模以所述基准轴为中心旋转,一边由所述载荷附加机构将所述测定用锻模按压到所述测定用轴部件上的状态下,测定对所述测定用轴部件附加的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的实际载荷,该实际载荷是未借助所述液压传感器、从所述测定用锻模所按压的所述测定用轴部件受到的载荷。
2.一种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该摆动锻造装置具备:
锻模支承部,其能够将从成型用锻模和测定用锻模中选择的某一个锻模以使其能够旋转且自由自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是以基准轴为中心的旋转,该自由自转是以相对于所述基准轴倾斜规定角度的自转轴为中心的自由自转;
支承台,其用于支承加压对象,该加压对象配置于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与由所述锻模支承部支承的锻模相对的位置上;和
载荷附加机构,其用于基于使所述锻模支承部与所述支承台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将由所述锻模支承部支承的锻模按压到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加压对象上,以对该加压对象附加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的载荷,
所述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测定用锻模,其由所述锻模支承部支承;
成为加压对象的测定用轴部件,其由所述支承台支承,并且与所述基准轴同轴地配置,且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被直动引导;和
载荷测定机构,其用于测定对所述测定用轴部件附加的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的实际载荷,具有承受从所述测定用锻模所按压的所述测定用轴部件输入的载荷的输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测定用轴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台在所述基准轴的方向上直动引导的直线运动球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测定机构是配置在所述支承台与所述测定用轴部件之间的载荷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测定所述实际载荷时被按压到所述测定用轴部件的轴向端部上的所述测定用锻模的顶端部是在所述基准轴上具有曲率中心的凸球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测定所述实际载荷时被按压到所述测定用轴部件的轴向端部上的所述测定用锻模的顶端部是在所述基准轴上具有曲率中心的凸球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测定所述实际载荷时对所述测定用锻模的顶端部进行按压的所述测定用轴部件的轴向端部由比所述测定用锻模的顶端部柔软的金属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锻造装置的动态载荷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测定所述实际载荷时对所述测定用锻模的顶端部进行按压的所述测定用轴部件的轴向端部由比所述测定用锻模的顶端部柔软的金属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1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手术控制系统
- 下一篇:基于调度请求的波束故障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