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离合器致动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7754.9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9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埃贝勒;亨里克·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F16D4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冠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离合器 致动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离合器致动器的方法,所述离合器致动器包括离合器缸的离合器缸活塞,所述离合器缸活塞使摩擦离合器的致动元件沿着致动路径(s)移动,并且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借助于沿着静液压路径泵送的压力介质致动所述离合器缸活塞并且借助于电动机进行操作。为了确定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致动状态,借助于由所述泵产生的压力介质体积流量(I(d))并且借助于所述泵的泄漏体积流量(i(l))来估计沿着所述致动路径(s)的操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离合器致动器的方法,该离合器致动器具有离合器缸的离合器缸活塞,该离合器缸活塞使摩擦离合器的致动元件沿着致动路径移动,并且具有液压泵,该液压泵借助于沿着静液压路径泵送的压力介质致动离合器缸活塞并且借助于电动机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离合器致动器具体地例如在机动车辆的传动系中用于摩擦离合器的自动化致动,以便使内燃机与变速器脱离或使它们摩擦接合。为此,已知的是离合器致动器,其中由离合器缸活塞沿着致动路径致动摩擦离合器,该离合器缸活塞沿着致动路径作用于致动元件例如板簧或杠杆元件。如从公布DE 10 2010 047 800 A1中已知的那样,借助于静液压离合器致动器来提供使离合器缸活塞移位所需的系统压力。此处,电动机使主缸活塞移位,该主缸活塞在静液压路径上作用于离合器缸,使得当转子与主缸活塞之间的传动比已知时,主缸活塞的路径或电动机的转子的旋转角度可经由静液压路径分配给摩擦离合器的致动路径。经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扭矩可经由离合器特征曲线分配给所分配的致动路径。
从公布WO 95/26472 A1中已知一种离合器致动器,其中离合器缸活塞通过液压泵起作用,其中在泵与离合器缸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液压阀,以用于控制压力介质的体积流量。使用单独的传感器构件来检测致动路径。
从公布WO 2015/120846 A1中已知一种离合器致动器,其中沿着致动路径致动摩擦离合器的离合器缸直接起作用,而无需使用来自电驱动泵的压力介质的阀的介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一种用于借助于具有离合器缸的离合器致动器控制摩擦离合器的方法,以来自电驱动泵的压力介质直接供应该离合器缸。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控制此类离合器致动器的方法,其中无需用于检测致动路径的附加传感器元件,就可估计摩擦离合器的操作状态。
所提出的方法用于控制具有离合器缸的离合器致动器,该离合器缸的离合器缸活塞使摩擦离合器的致动元件例如板簧、至少一个杠杆元件或杠杆弹簧沿着致动路径移动。离合器液压缸活塞借助于直接输送压力介质的液压泵并且根据其输送体积进行移动。为此,在泵与离合器缸之间形成静液压路径。由电动机驱动泵。该泵可例如设计为齿轮泵、旋转叶片泵等。为了在无位移传感器检测致动路径的情况下确定摩擦离合器的操作状态,借助于由泵生成的压力介质体积和泵的泄漏体积来估计沿着致动路径的操作状态。以此方式估计的操作状态是从离合器从动缸的可变工作体积与分配给此可变工作体积的致动路径的几何关系的分配得出的,其中基于在致动路径上可传递的扭矩的离合器特征曲线,根据致动路径和摩擦离合器的连续调整变量(例如,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系数)和恒定变量(例如,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表面)来确定经由摩擦离合器可传递的扭矩。
压力介质体积是基于变量确定的,该变量取决于泵的输送速率。压力介质体积优选地基于电动机的旋转角度和恒定的几何泵因子来确定。电动机的旋转角度优选地基于所检测的电子整流电动机的旋转角度信号来确定。在此,可评价给出数字信号和/或模拟信号的多个霍尔传感器的信号,使得在电动机的多个转子旋转中,可实现足够高的角分辨率以及足够分辨率的致动路径中的路径差,这继而可基于离合器特征曲线足够准确地确定摩擦离合器可传递的扭矩。
除压力介质体积之外,泵的泄漏体积也会影响电动机的总功率,从而针对泄漏体积的比例提供了压力介质体积的校正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77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2,3,5,6-五硫杂环庚烷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干湿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