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挡位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17114.8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坂口浩二;秋山雅彦;三泽正志;益尾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H63/34;F16H63/38;H02P29/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吕文卓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对换挡挡位切换系统(1)进行控制,该换挡挡位切换系统(1)通过对马达(10)的驱动进行控制来切换换挡挡位,上述换挡挡位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马达角度运算部(51),从检测上述马达的旋转的马达旋转角传感器(13)取得与上述马达的旋转位置对应的马达旋转角信号,基于上述马达旋转角信号运算马达角度;
输出轴信号取得部(52),从检测被传递上述马达的旋转的输出轴(15)的旋转位置的输出轴传感器(16),取得与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对应的输出轴信号;
目标角度设定部(54),基于目标换挡挡位及上述输出轴信号,设定目标旋转角度;以及
驱动控制部(55),对上述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马达角度成为上述目标旋转角度;
上述目标角度设定部,在所设定的上述目标旋转角度是旋转到比对应于切换前后的换挡挡位而设定的目标限制值更靠旋转方向里侧的值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旋转角度设为上述目标限制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挡挡位切换系统具有形成有多个谷部(221、222)并与上述输出轴一体地旋转的旋转部件(21)、与对应于换挡挡位的上述谷部卡合的卡合部件(26)、以及将上述卡合部件向与上述谷部嵌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25),在作为上述马达的旋转轴的马达轴(105)与上述输出轴之间形成有游隙,将相当于上述游隙的合计的角度设为余隙角度;
上述目标限制值根据对应于切换前的换挡挡位的上述谷部与对应于上述目标换挡挡位的上述谷部之间的角度、以及上述余隙角度而设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目标限制值根据在上述谷部使上述卡合部件停止的控制范围而设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谷部包括设在一端侧且与P挡位对应的第1谷部(221)、以及设在另一端侧且与P挡位以外的挡位对应的第2谷部(222);
在上述旋转部件,形成有设在上述第1谷部的一端侧的第1壁部(226)、以及设在上述第2谷部的另一端侧的第2壁部(227);
上述第1谷部与上述第1壁部之间的角度、以及上述第2谷部与上述第2壁部之间的角度比上述余隙角度大;
上述目标限制值被设定在吸入范围内,在该吸入范围内,上述卡合部件成为比上述第1壁部或上述第2壁部更靠跟前侧的位置、并且通过上述施力部件的施力能够将上述卡合部件嵌入到对应于上述目标换挡挡位的上述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7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膜组件、曝光原版、曝光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锂二次电池





